血液变黏有啥表现



近期,网上流传了一些“血黏度高的早期症状”,很多人因此比照着为自己体检。本报为此专访哈尔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明宇,请他对血黏症状给出一个权威解释。

第一,晨起头晕。张明宇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某些情况下,早晨起床时,人血液黏稠度高的话,易伴有头部昏沉等现象,多见于中老年人。这一症状可在进食早餐后、饮水后缓解。

第二,午饭和晚饭后犯困。吃完饭后犯困,是由于消化食物让大量血液流入胃肠血管,导致大脑血液减少所致。正常人也会有此症状,但血液黏稠或有脑动脉硬化的人,这种困倦发作相对频繁且难以缓解。

第三,口唇发绀,干活气短。有些人的嘴唇会发绀(呈青紫色),并且稍微进行体力劳动,就会出现气短等症状。张明宇介绍,这类人群一般血液黏度高并伴有红细胞增多,应注意是否同时伴有心血管和肺脏的病变。

第四,时常看不清。很多疾病都会导致阵发性的视力模糊,但从临床观察而言,这一症状和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眼部本身疾病的关联更大。

张明宇强调,很多情况下,患者血黏度变高时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即使发现上述症状,也不代表是特异性的改变。此医院检测,切勿自行诊断、用药。

临床发现,血液黏度增高会增大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高血脂患者以及吸烟或45岁以上的男性等高危人群,最好定期体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等,监测相关血黏度指标。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对应措施,减少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寻找血液黏稠的原因并服用一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并且在生活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调整。

首先,可适当多喝水。如早晨起床后,每餐吃饭前1小时左右和就寝前。一般情况下,每天可以喝毫升左右。但需注意,对于心脏、肾脏不好的患者,饮水量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减少。

其次,要合理饮食。少吃动物内脏、脂肪及油炸食品,饮食宜清淡,粗细粮搭配。并且可以吃一些能“稀释”血液的食物如山楂、洋葱、柠檬和海鱼等。可多吃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其中维生素C可以调节血脂,蔬菜中的纤维素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降低血黏度。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拉萨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6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