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康复心梗患者的康复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心肌梗死患者在度过急性期的危险而回到家庭和社区后,一方面要坚持现有旨在改善病情和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另一方面要进行康复性的锻炼。

心肌梗死的社区康复分为两个阶段:出院后的早期康复和长期康复。早期康复的目的是通过康复性锻炼使体力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为出院后的3~6个月,有的人可能需要1年时间。此后的长期康复则在于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心脏康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科学方案。因为不恰当的运动和锻炼可能增加心脏事件发生风险,如诱发心绞痛、心衰、再次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心脏康复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康复性运动

运动益处:促进体力恢复、增强体质、有利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死亡率。

运动风险:不适当的运动有诱发心脏事件,如猝死、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关键是评估病情,依据病情出具运动处方,掌握运动方法,并进行运动监测,掌握急救措施。

2.饮食指导

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和逆转。

3.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

主要是戒烟、控制体重、纠正血脂异常、改善高血压和糖尿病等。需要劝导患者经常监测血压、血糖、体重等,定期检测血脂。结合监测结果给予合适的行为指导和药物调整。

4.心理康复

经历心肌梗死的患者,相当多的人存在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和抑郁。这不仅影响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生存率,应予以适当的心理干预。

5.落实有效的药物治疗

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若无禁忌证,心肌梗死后患者均应长期口服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等,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还应口服氯吡格雷至少12个月。这些药物均经循证医学证实可有效降低再梗死发生率和死亡率。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逐渐加量到最大耐受量,以取得最大的心脏保护作用。

6.健康教育

患者应了解有关心脏病的疾病知识、用药知识、预防知识和相应症状的识别及应急处理办法。

特别提示:

爱心脏提供的医学知识只为参考,不能代替医生诊疗。请勿依此擅自改变您的检查、用药等情况,一切以医生出具的治疗方案为主。若有疑问,请咨询您的私人医生。









































北京治疗白癜风
北京哪里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