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心脏核医学检查项目二PET
一提起PET/CT,一般大众及临床医师都知道它在肿瘤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实际上,作为PET/CT临床应用的三大领域之一——PET/CT心脏显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前PET/CT在心脏显像方面最常用的技术是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那么这个检查项目什么时候应用比较恰当?有什么临床价值呢?
我们都知道,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些年在我国发病率急剧上升且危害巨大。
遏制冠心病的势头最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生活习惯和方式,预防是根本。
目前,冠心病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PTCA或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即冠脉搭桥术)和心脏移植。冠脉搭桥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有效手段,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脏病的终极手段。冠脉搭桥治疗的适应证包括冠脉左主干和/或冠脉多支病变,伴/不伴有心力衰竭。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适用于冠脉搭桥术前检查,那么是否所有拟行搭桥的患者都要进行PET/CT显像呢?要明确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冠脉搭桥的目的;其次要清晰PET/CT灌注/代谢显像的意义。
冠脉搭桥的目的是通过手术进行最大化的冠脉血运重建,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提高冠脉储备、降低心脏事件,冬眠心肌恢复正常血供、逐渐恢复其舒缩功能,维持或改善左心室泵血功能,改善长期预后。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意义在于要对拟搭桥患者的存活心肌(viablemyocardium)和疤痕心肌(myocardialscar)进行有效的量化评价,以协助预测搭桥手术的效果,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所以,以下情形之一可考虑适合用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进行评价:
1.冠心病左主干和/或冠脉多支病变,左心室扩大伴有心力衰竭(LVEF≤35%);
2.冠心病左主干和/或冠脉多支病变,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无论伴或不伴左心室扩大、伴或不伴有心力衰竭;
3.冠心病左主干和/或冠脉多支病变,存在一支或多支冠脉闭塞,无论伴或不伴心梗病史、伴或不伴左心扩大、伴或不伴心力衰竭;
4.冠心病左主干和/或冠脉多支病变,伴有左室室壁瘤形成。
搭桥术前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的重要意义在于明确梗死区冬眠心肌的有无和数量,冠脉闭塞区内的心肌存活情况,室壁瘤形成处心肌存活情况,以及梗死疤痕心肌有无及数量,同时可以显示左心室心肌解剖和/或代谢重构的情况。
PET/CT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即最佳的方法,这方面有大量的客观的研究数据;对于不具备PET/CT灌注显像剂(如13N-NH3.H2O或82Rb)的医疗单位,可以用ECT心肌灌注显像替代,但效果不如PET/CT显像。
DiCarli等研究表明,对于缺血性心衰患者有冬眠心肌再血管化治疗较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生存预后,差异显著;而无冬眠心肌二者对生存预后影响差异不显著。
Meta分析表明:有存活心肌再血管化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差异显著;无存活心肌二者治疗对死亡率影响差异不限制。
13N-NH3.H2OPET/CT心肌灌注+18F-FDGPET心肌代谢+二者综合分析
即血流减低区存在代谢=冬眠心肌(功能在血运重建后可以恢复的心肌)
因此,对于拟冠脉搭桥患者符合上述情形,通过术前PET/CT心肌代谢/灌注显像的评估,能协助了解手术的预期效果和患者的获益,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手术进而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以避免对预期效果不佳的患者进行不必要的较大的有创的手术治疗,进而指导转向其他治疗方案,如药物保守和/或左心辅助治疗,以等待心脏移植等。
这些无论对患者、医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核心脏病学基础:心肌损伤、顿抑、冬眠、代谢与功能那些事
如何选择心脏核医学检查项目?
李剑明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837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床应用磁共振心肌首过灌注对HCM心
- 下一篇文章: 微课堂CMR基础篇心肌负荷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