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
随着我国临床实践及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医生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逐日增加。小编作为《大查房》的专业医学编辑,对近期中国医生发表的国际论文进行分析与浏览,今日推荐下面文章供各位同仁参考阅读: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的4种血压指标预测30天死亡率的性能比较
作者单位:中医院
背景:我们对无心源性休克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和平均动脉压(MAP)预测30d全因死亡率的价值进行了比较。
方法:该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例STEMI连续病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确定血压增量为10mmHg和在四分位距时的多变量校正风险比(HR);采用χ2检验比较它们之间的关联强度。
结果:随访期内总计有例(8.4%)患者死亡。4项血压指标中,只有SBP[HR0.94,每10mmHg,95%可信区间(CI)为0.91~0.98;P=0.]和PP(HR0.89,每10mmHg,95%CI0.85~0.94;P0.)与30d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SBP(≥vs.mmHg)和PP(≥60vs.40mmHg)处于最高或最低四分位数的患者,死亡率HR分别为0.70(95%CI0.55~0.87;P=0.)和0.60(95%CI0.47~0.75;P0.)。与SBP比较,PP的预测死亡率的性能更好,不论是对于男性患者(χ2=5.9,每10mmHg;χ2=10.8,四分位数)还是女性患者(χ2=15.1,每10mmHg;χ2=19.5,四分位数),校正SBP后,其关联性依然显著。随着血压的增高,死亡风险有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主要在年龄大于70岁的患者中观察得到。
结论:脉压是STEMI患者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应将入院时血压较低视为一个警示信号。
推荐进一步阅读:Comparisonof4AdmissionBloodPressureIndexesforPredicting30-DayMortalityinPatientsWithST-Segmen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AmJHypertens.Mar;29(3):-9.
每天阅读文献并筛选出好的文章,需要持久的耐心,请大家多多鼓励(点赞、转发到朋友圈都可以哈),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小编将尽力将此项工作坚持作好。
(《大查房》原创作品,未经书面授权,其他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权威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6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老婆水煮香菜给老公喝,结果出人意料
- 下一篇文章: 警惕容易被忽略的不典型心梗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