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心为心脏补阳气,来年不生病
点击上方蓝字每天接收心血管资讯哦!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邯郸冬至夜》白居易
冬至,至是极致的意思,冬藏之气至此而极。包含三个意思:阴寒达极致,天最冷;阳气始至;太阳行至最南处,昼最短,夜最长。是藏之终,生之始,故亦称"亚岁",重要性仅次除夕。
今天,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天寒地冻,气候干燥,而且昼夜温差和室内外温差变大,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中医提醒
冬至前后是心脏病突发的高峰期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人
需提防“危险时刻”。
寒冷来袭血管易堵冬季晨练不宜过早
眼下,气温越来越低,中医专家建议不要过早出门晨练,特别是中老年人。因为,心血管病发作有“晨峰现象”,特别是早晨寒冷的空气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因此建议中老年人不妨睡个懒觉,选择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段锻炼,即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也不要做剧烈运动,以温暖全身或少许出汗为宜。
此外,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头部、胸部和足部保暖,避免这些部位血管受到冷风刺激。
凌晨0点-2点心梗发病率高
凌晨0点-2点的气温最低,加之夜晚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易出现心律失常。再加上睡眠时人体比较缺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进入深冬后,有冠心病史的中老年人及三高人群一旦感觉胸闷胸痛,逐渐出现上肢疼痛及不常见的恶心、发冷汗,应高度怀疑心梗发作,立刻咀嚼阿司匹林片毫克,或含服硝酸甘油一片,然后拨打急救电话。
但数据表明,心脏病深夜突发的死亡率极高,临时救心,从来都是下下之策,只是万不得已时的应对。。“临时救心,步步惊心,平时保心,全家安心”,要预防心血管病突发,重在平日保养!
中医专家建议,冬天时节,中老年人和心血管患者应该保证做到每天喝3袋丹参保心茶,以防心脏病突发。冬天喝茶,要趁热,而且要慢,这样才能把保心茶中的药效发挥极致,使药效通过茶水深入血管脏器,滋润身体,同时清除血液中的杂质垃圾。
熬夜、抽烟、压力大
心梗缠上年轻人
近年来,心梗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不少患者是职场上的“拼命三郎”。
与老年人相比,中青年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张力显著高于老年人,加之其心理压力与体力活动量较大,势必会造成一些悲剧,所以其猝死发生几率高。除了中老年人、本身有心脏病的人群外,还有一些具有潜在因素(如本身有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群,其中也包括早出晚归的年轻人,同样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冬天的寒邪属于阴邪,容易伤到人体的阳气,可导致机体新陈代谢减弱,还容易引发许多疾病,或者使旧病复发加重。寒冷尤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最为明显。这时如果注意保心,才能为来年心血管健康打好基础。
所以冬至养“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黑米粥
冬天对应的脏器是“肾”。中医认为,冬天养肾就能润泽身体其他各处。而保肾最好的食物是黑色食物,其中黑米粥既能保肾,又能养心。
猪肉汤
相比于羊肉和牛肉,猪肉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而脂肪含量高。猪肉能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猪肉性味甘成,滋阴润燥,对血脂高的人来说,瘦肉脂肪度低,适合做汤饮用。
腊味姜饭
冬至的另一道民俗食物是腊味姜饭,生姜自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腊味比较油腻,心血管病人注意不要食用太多,以免造成身体负担。
关爱中老年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5756.html
- 上一篇文章: 口腔科必备急救药品
- 下一篇文章: 提醒丨这样的肚子痛小心要你命,年轻人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