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患者需要长期吃阿司匹林吗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完急性心肌梗死,第一时间就必须给阿司匹林mg,而且最好泡腾片嚼服。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要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说起,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加重,不稳定斑块破裂,一旦斑块破裂,血小板马上聚集,形成血栓,血栓就会堵死血管,形成急性心肌梗死。
所以我们第一时间给阿司匹林的目的就是,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风险。
那为什么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救后还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呢?
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只是冠心病比较严重的一种情况,即使我们解决了血栓问题,但没有完全解决形成血栓的这种机制,这种机制是长期存在的,所以为了预防再次心肌梗死,我们得过心肌梗死的朋友就必须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达到预防心肌梗死的目的。
如果我们擅自停药,请看下图
停用阿司匹林后,死亡率明显增加。
当然有些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心肌梗死患者或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可以考虑服用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但一定是不能耐受的前提下。
如果能耐受,指南推荐一定建议服用阿司匹林,而非提替代品。
所以,心肌梗死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或血管疾病进一步加重,建议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
(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上述症状一旦发生,必须认真对待,患者首先应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喷雾吸入硝酸甘油,若不缓解,5分钟后可再含服一片。医院就诊。若胸痛20分钟不缓解或严重胸痛伴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晕厥,医院。
猜你还想看:
阿司匹林会引起脑出血?还有必要吃阿司匹林吗?看看医生怎么说!
降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有副作用时,换什么药吃最好?别换错了!
大月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9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喝了瓶冰水28岁壮小伙心肌梗死这样的错
- 下一篇文章: 预防心肌梗塞老人不妨多吃以下几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