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对正常心电图有哪些影响?



  1.S-T段及T波的改变:在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最早的心电图变化是S-T段轻度下垂,长向上凹形,且T波振幅降低。再进一步则S-T段更呈下垂状,T波双向,T波的近肢倒置,而远肢向上,S-T段与T波的前肢融合,呈凹面向上或斜形向下的直线,倒置的T波在达到其低点时突然上升,因此S-T段与T波成为一倒置而形状不对称的波形。其前一段较长,斜直向下,后一段较短,突然上升,两者间几乎成90°角度。此等S-T段与T波的改变称为“洋地黄ST-T变化”。最后,ST段明显地下垂,T波与S-T段融合而完全倒置。

  洋地黄引起的心电图变化通常在Ⅱ、Ⅲ、aVF以及左心前导联更明显,而在Ⅰ与右心前导联则较轻。左心室肥厚时,左心前导联的S-T段压低与T波倒置,伴有右心前导联的S-T段抬高与T波直立,但有时洋地黄可在右心前导联引起S-T段抬高,而无T波振幅的明显降低,需加以区别。

  2.QTC间期缩短。

  3.U波振幅轻度增加,特别是心率快时。

  上述洋地黄ST-T段变化只表示患者用过洋地黄,它与洋地黄用量不成比例,亦不代表洋地黄的剂量过大或中毒,更不能作为衡量洋地黄用量的指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