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值



精致少女的一天,少不了甜食作伴,逛街一杯红茶玛奇朵,饭后一碗杨枝甘露,才算得上圆满。这种冲动,就像看到自己萌的CP“发糖”时一样狂热。

通过糖,人获得了满足感。据调查,55.7%的日本女人会优先选择消费甜食来犒赏工作后的自己。

在中国,甜食也有不少铁粉。比如赵丽颖就酷爱吃糖。

片场,她会掏出糖罐,邀请同行的人一起吃;

录节目时,主持人给小朋友们发棒棒糖,赵丽颖在拿到张含韵给的棒棒糖后,还开心地回了一个“吻”。

只不过,甜食可口,危害却不仅仅是增加体重那么简单。

美国《自然》杂志中有文章直接披露,糖造成的健康问题,不是长胖间接所致,而是因为它本身就具有毒性。

它可能引起肝脏肥胖、细胞老化等症状。和烟草一样,还会阻碍大脑计算你摄入它的数量,极易让人上瘾。从这个角度来说,吃糖=吸烟。

年光棍节,石家庄的一对情侣正在分享一个甜筒/视觉中国

吃糖过量有哪些危害

年“舌尖上的一带一路”食品贸易指数显示,巧克力是“一带一路”消费者最爱吃的进口食品,进口总规模达到32.7亿美元。

在出口食品中,糖果和甜食类也拔得头筹。

藏在这些数字之后的,是许多人的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北京烤鸭的一种吃法是蘸白糖/网络

糖对胶原蛋白具有糖化作用,简单说来,就是体内的蛋白质与糖结合后,会生成导致皮肤老化的物质。

早在年,美拉德就发现了进行了相关实验。

糖化反应的模型实验在0?1.0mol/L的氨基酸1.0mol/L水溶液中加入葡萄糖,进行热处理(95℃,3小时)

加热氨基酸(蛋白质)和还原糖,会形成棕色色素。这也是人肤色变黄的重要原因。

除了身材走形、长痘与肤质变差,还有过度摄入糖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

1.糖尿病

吃糖与糖尿病虽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如果长期过量摄入糖类,多余热量会产生肥胖,使胰岛素产生抵抗,间接引发2型糖尿病。

对于许多隐性糖尿病患者来说,过量吃糖可能将病情迅速转换为显性。在已经罹患糖尿病的患者眼中,糖不再是甜蜜的味道,而是致命的毒药。

某品牌新西兰进口芝士奶盖/视觉中国

据世界糖尿病大会(IDF),2型糖尿病在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占9成,它主要发生在肥胖又不爱锻炼的人身上。自年起,2型糖尿病病例随着肥胖率而不断升高。

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20-79岁)最多的十个国家及其医疗支出费用/IDF

中国年罹患糖尿病的人数超1亿,居全球首位。这其中还不包括大量隐性糖尿病患者,他们仍不加以警惕,正大口吃着甜食。

2.心血管疾病

美国内分泌学会在年就发现,成年人吃糖过多会增加心脏病风险。与每周只摄取1份含糖饮料的人相比,一周喝7瓶以上含糖饮料的人,罹患心脏的概率要高出29%。随着糖分摄入量变多,人类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年安徽省淮北市,大厨烹饪的糖醋鱼/视觉中国

过量的糖会在人体中转化为中性脂肪,同时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酸脂含量,经过长时间的沉积,加重动脉壁的负担,最终导致心肌梗塞、脑血栓和心脏病的心血管疾病。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食糖只能占每天食物热量摄入总量的5%。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在糖的摄入上一定不能大意。

3.削弱体质

长期过量吃糖会使得人类正常的弱碱体质变为酸性体质,这类体质恰好是疮、疖、扁桃腺炎等病症的温床。

同时,由于吃糖导致的酸性代谢物沉积,会干扰大脑的中枢神经,令人情绪烦躁,易怒好哭;重者会精神涣散,反应迟钝。

长时间摄入高糖食物,还会过多消耗体内的钙质,影响骨骼发育,甚至引起骨质疏松。严重缺钙者会促使眼球内膜弹性减退,导致轴性近视。

过量摄入糖分对人体会产生的多种危害/BusinessInsider

吃糖上瘾的“三好学生”

之所以说吃糖危害等于吸烟,还因为动物实验已经证实,糖类和烟酒一样具有成瘾性。

这种摆在超市货架上的“毒品”,让“嗜甜者”的队伍日渐壮大。世卫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高能量食品就是下一个重要的“烟草”问题。

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合法毒品”,糖同样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使人产生愉悦感,干扰人体激素,向大脑发送“继续摄入”的信号,让你不加节制地继续吃。

美国科学家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发现,糖与可卡因等毒品都能使大脑的相同区域活跃起来。而在耶鲁大学的研究中,实验者仅看到一杯奶昔,大脑的“奖赏中心”就出现了类似吸服可卡因的兴奋反应。

糖和可卡因刺激大脑的区域位置几乎一致/Mic

面对这种依赖,部分欧美国家已经采取了征收软饮料税的措施,减少含糖饮料的消费。

然而和烟瘾、酒瘾、毒瘾比起来,没人会去苛责一个爱吃糖的人。

一名曾经的糖瘾患者“师姐”说:“你没法选择停止,它甚至比你还强大,它同样给你一种错误的乐趣,而这种乐趣最终会变成痛苦。”

“师姐”讲到自己每次吃甜食都要直到恶心了才能停下来。糖的大量摄入,导致她身体的内分泌失调,月事紊乱,满脸长痘。为了戒糖,她也经历身心的双重折磨。

“糖戒断症”的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抑郁甚至出现感冒等症状。残酷的是,大部分食物都包含糖分,戒除糖瘾的挑战性更大。

贵州黔西南,原本这位先生抽烟,但种了树以后,便戒了,吃起了白糖来/视觉中国

正因如此,戒糖宜慢不宜快,也不同于戒毒那样,需要彻底戒断。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教授指出,戒除糖瘾要逆转糖成瘾的过程,逐渐训练你的口味不再那么依赖甜味。

长春街头志愿者用糖果换香烟,从一个坑到另一个坑/视觉中国

在节目《和陌生人说话》中,有一期关于匿名戒酒会(AA)的故事。会员W先生说:“你不管多长时间没喝酒,它只要有几秒钟抓住你了,你喝下去一口,就是死亡。”

在戒瘾这件事上,AA的入会誓言格外贴切:我需要安宁,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实;我需要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还需要智慧,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人不需要吃“糖”

不可否认糖的某些种类,如葡萄糖,是身体必须补充的能量。犯低血糖在操场晕倒,是青春校园里的常见戏码。因而批判糖之前,要站清队伍。

大致来讲,糖可以分为两大类。精制糖是经过化学提取净化的糖,常见的白糖、红糖、饮料和甜点中的添加物都是它。

相比之下,复合糖的形态更为抽象,是米面、完整果蔬中碳水化合物的成分。

广西某糖厂的工人正在核验打包成品白糖/视觉中国

人体吸收糖分时,血糖升高,此时胰脏会分泌胰岛素,把血糖转移到肝脏、肌肉和脂肪,去消耗或储存。血糖越高,胰岛素分泌得越多,胰脏的工作量也会加重,久而久之,难以负荷。

就精制糖与复合糖而言,前者能被人体快速吸收,对胰脏的压力也远高于后者。由于经过化学提纯,除了甜之外,几乎一无是处,营养学家称之为“空白卡路里”。

传统佳肴美食红烧肉需炒糖色烧肉/视觉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在年修订了《糖摄入量指南》,其中提到,每人每天精制糖的供能不超过10%,成年人为50-70克左右,大约等于1瓶毫升的可乐或75克的巧克力。

不同年龄层次精制糖(添加糖)的每日推荐摄入量/BBC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摄入天然复合糖,同样会加剧身体负担。

在中国,随着生活不断改善,加工后的米面成了主食首选,低糖的粗粮失了宠。用馒头蘸白糖、粥里加白糖,也是很多人平常的吃法。

起锅后,加入适量红糖(也可以加入白糖等)用来调色调味/视觉中国

同时饭馆为了保证口感,也会往菜品中添加多余的白糖。觥筹交错之间,这些“隐性糖”也让一批批啤酒肚、双下巴的中年大叔变成







































白癜风有治好的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