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待发作时已晚心血管病患者看过来
寒冷的冬季让人缩手缩脚不愿出门,但却阻挡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尤其冠心病,目标直指高龄心血管病患者,令人措手不及。
发作信号一心绞痛
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两种临床表现。一般情况下,冠心病患者出现劳累、紧张、激动、寒冷、饱餐等情况之后,容易出现心肌需氧增多,心前区、胸后骨陈旧性的不适和压迫感、紧缩感以及难以描述的难受感,同时这种感觉会向左肩、左臂放射性延伸,出现酸、痛等感觉,心绞痛发作由轻到重,全过程一般为3~5分钟,重度发作可达10~15分钟。
紧急处理:硝酸甘油
如果是在身体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停止活动、原位站立数分钟即可缓解,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3分钟就可使心绞痛缓解。
发作信号二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患者往往有先兆表现,如发病前数日或数周内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心急、烦躁;突然严重的心绞痛发作,且次数增加、剧烈;患者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等;心绞痛发作时,常伴有昏厥或休克,出现心律失常等。紧急处理:阿司匹林
①嚼服毫克阿司匹林
缓解心梗症状最主要的药物就是阿司匹林,如果有的话就迅速地嚼服毫克。而硝酸甘油并不是对所有的心肌梗死都有效。
②医院溶栓!县医院都可以做到!
如果发病3医院的话,溶栓和介入治疗,在救命上没有差异,只要血管及时被疏通了都可以。医院都是可以做的,而且非常便宜。
此时对于病人来说,每一个心肌细胞都至关重要,如果心肌死了,医院就都没有意义了。因此,医院寻求救治是不明智的,时间越晚,效果都会越差。
临床证明,寒冷的冬天是冠心病好发的季节。这是由于低温刺激易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促使血压增高,心率持续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而寒冷的天气又引起体表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血流速度缓慢,血黏度也明显增高,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以致心肌缺氧,出现胸闷、心绞痛,从而诱发冠心病。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应根据气候的变化积极主动地做好“护心”措施。预防1.
注意保暖
风寒是冬季冠心病复发的主要诱因,要特别注意头部、手部、脚部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外出时要戴手套、帽子、围巾,穿大衣,洗衣、洗菜时,不要将手长时间泡在凉水里。睡前用热水烫烫脚,夜间上卫生间时要注意穿衣服。
2
规范用药
心血管病患者根据气候的变化,在医生指导下对平时服用的药物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控制各种慢性疾病的复发,尤其要控制好血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一定相关,要积极控制血压。心脏有病不医院,平时就要坚持服药。只有常服药,才是控制病情的最佳手段。有些心脏病药物可以逆转心脏肥厚,保护心脏功能,降低心绞痛和未来心衰以及猝死的发生率。
3
适当进补
生姜、洋葱是不可多得的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洋葱含有的类黄酮等物质,可降血压、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也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身体情况,合理选择一些药补。
4
避免拥挤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秋冬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5.
健康生活
(1)合理饮食: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
(2)适量运动: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
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
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但需提醒的是,不宜清晨锻炼。
(3)心态平和: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日常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激动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病。
(记者王瑞芳)
大同传媒全媒体健康频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2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为啥过中秋要吃鸭子这种吃法最适合退休族
- 下一篇文章: 健康这3类疼痛没那么简单,可能是心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