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生活中容易导致心梗的9个危险情形



急性心梗是非常危险的病症,发作起来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从季节上来看,冬季心梗高发,每年12月、1月是心梗魔鬼月。气温降低,人体的血管容易收缩,适应能力下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共同提高了心梗发生的风险。那么,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情况下,心梗更容易被诱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No.1暴饮暴食、过量饮酒

大量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食物,很可能导致血脂浓度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诱发心肌梗塞;另一方面,胃肠的消化需要更多血液,也使得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心肌缺血。此时若再过量饮酒,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并发心律失常,情况更加恶化。建议:饮食清淡,不要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也要限制饮酒,最好不喝。No.2用力排便便秘是引发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原因之一,因为便秘时排便会非常用力,易造成人体腹腔压力突然升高,影响心肌供血,进而引发心肌梗死。而老年人群体中便秘较为常见,心梗的危险也就一直都在。

建议:

中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人群,如厕时切忌用力过猛;

预防便秘,调整日常饮食结构,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

No.3洗澡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很多意外都是在洗澡时发生的。洗澡时全身血管扩张,皮肤和肌肉血流增加,很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长时间待在密闭缺氧的环境里,很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脏缺血,进而发生危情。

建议:

不要在饱餐后、饥饿时洗澡。饱餐后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其他器官处于相对缺血,容易发生危险;而饥饿时血糖降低,很容易发生晕厥。

洗澡水温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No.4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让心脏加倍工作,过于强力地进行舒张和收缩,心脏压力增大,造成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等,从而容易诱发心梗。No.5压力过大年轻的心梗患者,多是从事高压行业,长期高负荷、高度紧张的工作,会使得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持续增高,引起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致使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No.6情绪激动如果经常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在大喜大怒大悲之下,就很容易导致血管收缩,心跳加快,容易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引发心肌梗死发作。建议:

保持平和的心境,不要大喜大悲。

No.7睡觉打呼(间歇性缺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即伴随全身间歇性缺氧的打呼噜。睡眠中反复出现窒息,全身间歇性缺氧,会增大心脏的负荷,使血压急剧波动,严重时会促发夜间急性心肌缺血。

建议:

在睡眠中存在呼吸暂停、喘息或窒息的情况时,可先通过调整睡姿(改为侧卧位)、减肥、戒烟限酒等进行改善;

情况严重、无改善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No.8起床太快

早晨起床,人从“半休眠”状态苏醒后,呼吸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此时若猛然起床,心脏和大脑容易缺血,可能诱发心梗。建议:睡醒后躺半分钟,在床上活动四肢后再缓慢坐起;之后再慢慢活动肢体,缓慢下地。No.9气温骤降天气突然的变化也很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尤其是天气骤然变冷。这就要求人们(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在季节更替时更要注意预防心肌梗死。近期天气常有骤降的情形,出门时务必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注意上述这些心脏的“高压时刻”,注意避免,远离心梗。当然,平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心血管的健康,也同样重要。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往期内容推荐

都看到这里了,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0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