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特色介绍
内分泌科特色介绍--糖尿病足病
我省对于糖尿病足的诊治起步晚,治疗方法落后,治疗效果差,医院不愿意收治这类患者,目前尚未建立一个以内分泌科牵头的多学科治疗中心。我科在糖尿病足诊治方面,已开展了10年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成立了糖尿病足工作室,成为云南省首家具有糖尿医院,与院内骨科、放射介入科、营养科、中医科等相关科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建立云南省首家糖尿病足诊治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础。糖尿病足为糖尿病终末期并发症,诊断容易、治疗难,费用高昂,预后差,临床医师对其有畏惧感,造成患者求医困难。内分泌科在省内较早开展糖尿病足的诊治,经口碑相传,吸引了省内外糖尿病足患者前来就诊。治疗方法也由初期简单的外科清创、换药到目前采用氧疗、酶学清创、超声刀清创、负压吸引、新型敷料、生长因子、中医药等多种方法联合治疗,与放射介入科、骨科、营养科等进行血管支架、球囊扩张、血管内溶栓、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清创、必要的截肢(趾)、全身营养支持等治疗,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治愈率,明显减少糖尿病足患者大截肢率,缩短住院时间。已成功治愈余例的糖尿病足患者,在省内糖尿病足的治疗具有一定的声誉和影响力。
糖尿病足病例
治疗前
清创后
负压引流
引流后
治疗后
内分泌科特色介绍--骨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但长期被医疗工作者及患者忽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类的寿命延长。骨质疏松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预计到年将上升到2.21亿,界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且绝大部分在中国。有学者对—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它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在骨质疏松症治疗方面,我科自科室成立就开展了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医院现有的检查设备,如双能骨密度仪对骨质疏松的诊断,CT,MRI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利用外院的医疗资源,如骨密度仪的检查,骨扫描等,诊治了很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同时也诊治了很罕见的其他代谢性骨病,如低磷性骨软化病,医院就诊,到北京就诊,病情逐步加重,到我科时已处于垂危状态,经多次科内,院内及院外讨论,明确诊断后马上诊疗,病人慢慢好转,现在生活基本自理。本病案在中央十台《走进科学》播出。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在年1月接诊了一位来自重庆的16岁的病人,曾在重庆医科大就诊,考虑软骨病,但疗效不佳,到我科后,多方讨论诊为肿瘤相关性低磷性骨软化病,经我院骨科切除肿瘤后,一月内病人身高较入院时长高10厘米,体重增加4公斤,病人回家后症状一直在恢复中。等等不一而足,在骨代谢疾病方面我科已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走到了省内前列。
病例:
张X,男,44岁,因“渐进性肢体无力伴骨痛11年,加重3月”入院。患者11年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随即出现全身疼痛,逐渐发展致不能行走,伴全身肌肉萎缩、消瘦,逐渐发展至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颈部不能转动,全身皮肤触痛。身高进行性下降10厘米。入院查体:血压/70mmHg,神清,胸廓塌陷,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罗音,心率98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脊柱弯曲变形,双髋关节活动受限,双肘、双膝关节伸直受限,肌力正常,肌肉萎缩。医院就诊,曾考虑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等疾病,给予治疗后症状仍无好转,并且肢体无力加重,骨痛明显。入院诊断:肢体无力伴骨痛原因待查,病情复杂、诊断困难。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低磷性骨软化症,给予口服罗盖全、中性磷治疗,患者全身疼痛减轻,可行走生活基本自理,目前可自驾车外出游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本患者病案年曾在中央10台走进科学栏目《我怎么越长越矮》等栏目中播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8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典型病例丨患者双下肢水肿,疼痛,请根据资
- 下一篇文章: 百名市医专家话健康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