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目击一个急性心梗病人的真实故事
汤汤
汤汤播报开始啦!
今天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急性心梗病人的真实故事……
我走进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开始查房,眼前79岁的阿婆显得脆弱而疲惫。
我凑到她耳边轻声问,“阿婆,你决定不做手术吗?”
她听后把头偏向一边,避开床前女儿的目光。“还是不做了,我听女儿的。”
“你自己的身体,可要自己拿主意啊。”我强调。
“还是听女儿的吧,不好意思啊,医生。”阿婆的语气和目光含着歉意,似乎手术是为我而做。
而此时,距离她出现胸痛已有2小时,距离她到急诊科就诊已有40分钟,距离她进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已有15分钟。
攥在我手上的是阿婆的心电图,显示急性心肌梗塞,下后壁导联的ST段耀武扬威般高高扬起,仿佛在嘲笑我的无奈。
而这,已是第三次跟病人及家属沟通。
第一次,医院的女婿毫不迟疑,“做,医生,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阿婆欣慰一笑,“我没儿子,这是女婿,女婿跟儿子一样的!”女婿腼腆地握握阿婆的手。
随即,我马上给予阿婆阿斯匹林、倍林达口服!迅速通知手术医生、导管室护士和技师!启动急诊心脏介入治疗绿色通道!
所有的步骤早已熟稔于胸,习惯已成自然!
无须办手续、收病房,楼上楼下辗转,尽快把阿婆送进导管室是此刻最紧急的任务!
因为,打通血管是和时间在赛跑的事!
20分钟后,所有手术人员都已集结到位,一切就绪,导管室近在咫尺!
就在此刻,阿婆的女儿匆匆赶来,一脸关切焦急,“妈,你怎么啦!”
“今早出来锻炼身体,胸口有点痛,还好!医生说是急性心梗,要马上动手术!”女儿上下打量一番,看着因胸痛而轻压胸口的阿婆。
女儿沉思片刻,说:“医生,我妈不动手术,输液就行!”
“什么?”我以为听错了,“你妈妈是急性心梗,是心脏的大血管堵了,再不打通,心肌就全部坏死了!”
“我们不手术!”女儿说。
“现在手术是最好时机,发病时间还不长,效果会很好...”我解释到。
“你不用多说了,我们不手术!”女儿的态度变得坚定而决绝!
“如果现在不做手术,很快会发生心衰、休克、心律失常、心肌破裂...”我在争取。
“我们不做!”我的话再次被女儿打断。
随后,女儿的电话响起,“舅,医院,胸口有些痛,没多大事,医生让手术,我们不做!用用药就行,哎,现在的医生...”她欲言又止,压低声音走出抢救室。
可以猜出潜台词……
不一会儿女儿回来在阿婆耳边低语几句,阿婆点点头。
可以看出,女儿是家里的主心骨,当然,更能感到她对母亲的关心不是虚情假意。
虽然,这个决定让人匪夷所思,但家属意见一致,我们只有先把阿婆收入心脏重症监护室。
第三次尝试是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内,女儿依旧是拒我于千里之外的样子,阿婆不发言。
我试图用一例心梗术前术后造影图像的对比来唤起女儿的重视,“医院做!”女儿甩出的这句话让我愤懑不已,
看来多说亦是徒然!为了让阿婆尽早手术,我开始建议她转院,医院治疗。
凭良心说,不是出于愤怒,是出于对阿婆生命的担忧。
然而连这个建议也被拒绝。
只好谈另一种打通血管的方式:药物溶栓!继续被拒绝!
“医生,你不要多说了,快点给我妈输液!”看到女儿对母亲康复充满信心的样子,此刻,感到无助的是我,感到软弱的仍然是我。
我只有机械地完成一系列告知任务,在心中默默祈祷:“阿婆,我尽力了!我实在帮不了你多少了,希望79岁的你足够幸运!”
当天下午,又收进一例左主干全闭,极危重的心梗患者耗费了我剩下的全部精力,病人血管虽然打通了,心肌得到血流灌注,但由于缺血时间太长、缺血范围过大,病人还是出现了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的并发症,在呼吸机和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支持下,艰难地在生死博弈!
而这边没做手术的阿婆胸口虽仍有闷痛,呼吸、心率、血压都还正常!我很庆幸!也许阿婆能逃此一劫。
第二天早上7点50分查房,阿婆胸痛减轻,但感觉乏力、胃口差,我不敢松懈,交待阿婆绝对卧床,密切监护、抗栓、抗凝、减轻心脏负担。
而阿婆化验单上飘红的一组心梗标记物,心电图上下后壁深深的Q波是为坏死心肌奏响的无声丧歌!
中午11点,值班医生突然冲进办公室,“快快,阿婆心跳没了!”我带着所有上班医生冲到床边,一名医生已经在全力胸外按压!
“阿婆在床上小便后,一下子就不行了!”监护护士快速汇报了30秒前发生的一幕!
此刻,心跳停了,呼吸没了!
肾上腺素、气管插管、持续胸外按压,已回天乏术!
急行床边B超,新出现的大量心包积液显示心肌破裂,结局不可逆转!
历经1小时的抢救,最终以失败告终!
女儿撕心裂肺的嚎哭响彻病区......
人去床空,令人嘘唏……
心脏重症监护室里井然有序,新收的患者已在办理入院手续……
一切恢复正常,似乎阿婆从未出现过……
医者繁忙的工作不容杂念,医者情感的宣泄必须压制到最低。
逝去的阿婆,安息吧!
只想安静地做个医生,是不是一种奢望。
极力说服却遭误解、屡屡躺枪却无处争辩……
那医者朋友圈中默默转发的图文,是为舒缓内心的压抑和无奈……
那深夜为逝去前辈燃起的蜡烛,更是医者围坐取暖,御抵寒意的抗诉……
只诉温暖不言殇!
虽然,充斥怀疑和误解,我依然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医生得以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尖端的设备,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内施展医术,挽救生命,使得诊治能力极大提高。
基本医疗保障的普及和医疗水平的蒸蒸日上,使国人健康得到有力保障,人均寿命跃居世界前列。
是的,不和谐的声音不能掩盖医疗整体水平进步的事实。
是的,我们有时所经历的是医疗改革中无可避免的阵痛。
愿医者付出的代价,患者付出的代价能够消弥医患关系的裂隙,重新开启医患信任的纪元.......
编后语:
以上是根据真实事件编写。
感谢文中医者为和谐医患关系抒发的心声。
希望借此事件让医患双方进行一些自我检醒与反思。
作为医者,缘何面临信任危机?是否确有某些鱼目混珠之人不够自律之处损害了医者形象。
作为患者,为何会对医生有阴暗的想象?请相信绝大多数医生的职业操守,以光明的心态坦诚以待。
因为有一点毋庸置疑:
在医生眼里,没有比救活一个人更欣慰的事了。
医学链接:
心肌梗死是由于供应心脏的血管堵塞,心肌得不到血流而急性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急性期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因乳头肌断裂导致的瓣膜疾病、室壁瘤、心力衰竭,甚至心脏破裂、猝死。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介入治疗打通血管,让心肌得到氧供。
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在介入手术未开展之前的90年代,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接近40%,而目前,随着急诊介入的广泛实施,已将死亡率降至10%以内。
汤汤
愿医者付出的代价,
患者付出的代价,
能够消弥医患关系的裂隙,
重新开启医患信任的纪元!
只诉温暖不言殇……
虽然,医路上有怀疑和误解,
我们依然相信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医院宣传科敬献)
维护医学尊严永葆医者圣洁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期待拨打新闻热线长按指纹感谢福建白癜风医院骨肽注射液副作用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7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细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N种死法
- 下一篇文章: 病例分享李馨急性ST段抬高心梗伴三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