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有五种分型



根据心梗全球定义,急性心梗可分为五型

1型:自发性心肌梗死。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溃疡,裂纹,糜烂或夹层,引起一支或多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导致心肌减少或远端血小板栓塞伴心肌坏死。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少数患者冠状动脉仅有轻度狭窄甚至正常。

2型:继发于心肌氧供需失衡的心肌梗死。除冠状动脉病变外的其他情形引起心肌需氧与供氧失平衡,导致心肌损伤和坏死,例如冠状动脉内皮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心动过速/过缓性心律失常,贫血,呼吸衰竭,低血压,高血压伴或不伴左心室肥厚。

3型:心脏性猝死。心脏性死亡伴心肌缺血症状和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或左束支阻滞,但无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

4a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梗死。基线心脏肌钙蛋白(cTn)正常的患者在PCI后,cTn升高超过正常上限的5倍,或基线cTn增高的患者,PCI术后cTn升高=20%,然后稳定下降。同时发生:(1)心肌缺血症状;(2)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或新发左束支阻滞;(3)造影示冠状动脉主支或分支阻塞或持续性慢血流或无复流或栓塞;(4)新的存活心肌丧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4b型:支架血栓引起的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或尸检发现支架植入处血栓性阻塞,患者有心肌缺血症状和(或)至少1次心肌损伤标志物高于正常上限。

5型: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关心肌梗死。基线cTn正常患者,CABG后cTn升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同时发生:(1)新的病理性Q波或左束支阻滞;(2)血管造影显示新的桥血管或自身冠状动脉阻塞;(3)新的存活心肌丧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影像学证据。

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1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