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心63岁老人突发心梗去世,真相是什



央视八套热播剧《问心》,开篇就聚焦医患关系中,人与人的立场问题:

63岁老人未遵医嘱,突发心梗去世,到底怪谁?

这里的相关干系人员有:

老人王先生、医院的林逸、老人的主治医师周筱风、老人儿子、老人亲戚。

那么,这件事到底应该怪谁呢?一起来看下文。

01事件脉络

事发前一天:

买早餐的林逸,发现老人王先生心脏不舒服,林逸作为医生,敏感发现这不是个小问题。

尽管老人不在意,觉得是小问题,但是林逸医院。

他之所以如此坚持,除了自己是医生,还因为家里有一个心脏病的家人,他相比比其他人,对心脏病患者更加有怜悯心。

到医院后,林逸因为家人突发危急事情,把王老先生交给医生周筱风以后,就赶回家了。

周筱风看完王先生的心电图,表示他有急性心梗的风险,让他尽快住院进一步检查。

可是王先生一听,要先交元的住院押金,很不情愿。

同时他觉得自己一直身体很好,现在也没什么不适,于是就趁周筱风去处理其他患者紧急情况的时候,偷偷自己溜走了。

这是部分老人的习惯,觉得费用太高,同时对自己的身体小毛病,习惯去忽视。

同时医生一般坐诊的时候,确实会被叫走处理各种突发紧急情况,因为有的问题,只有这个医生才能解决。

事发当天:

医院急诊室,周筱风和林逸都加入抢救,但是王老先生还是去世了。

王老先生的亲戚,把主要责任对准了主治医师周筱风,把次要责任对准了王老先生儿子。

同样身为医生的林逸,也对周筱风进行灵魂拷问:

“王老先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你真的问心无愧吗?”

02到底应该怪谁?

在王老先生亲戚,在医院申讨周筱风和王老先生儿子的时候。

方筱然医师,她当着众人的面,问了王老先生儿子几个问题,答案也就在这一问一答中,揭开谜底。

1、该怪王先生儿子吗?

问:当医院的吗?

答:是啊。

问:你是什么时候发现他不舒服的?

答:昨天早上,我爸和我说他身体不舒服,躺下以后就喘不过气。

问:然后呢?

答:然后我就和公司请假,医院,谁知道一站起来,就倒下了。

问:那你打了吗?接线员怎么说?

答:叫我别着急,做好准备工作,教我按压胸口。来之前,我一直在按压胸口。

王老先生儿子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让亲戚不要老怪自己。

这时,方筱然轻声说道:

“你从头到尾都没做错什么,你父亲发病之后,你反应很快,一点时间都没耽误,处理的也很合理。

就算时间倒流,也没有谁比你这个儿子做得更好,你尽力了。”

2、该怪主治医生周筱风吗?

在和患者的沟通会上,周筱风什么也没解释,就先向患者家属致歉,他说自己在这件事上,应该做到更好。

比如说,吩咐助手看住王先生,或者尽可能通知家属。

后来再观看整个事件脉络监控视频的时候,发现以下几个重点:

(1)周筱风已经当面明确告知王先生,他有猝死的风险,可老先生并未放在心上。

(2)周筱风要联系王先生的家属,他不让,并且留的个人联系方式,也是错误的。

(3)周筱风为了引起王先生的重视,告知如果不愿配合,就要签字确认自愿承担风险,王先生果断签字。

然后自信说,如果自己身体出现任何问题,医院没有任何关系。

(4)在此期间,其他心脏病患出现紧急问题,周筱风被喊去处理,但他临走前,严肃告知王先生哪里都不能去。

(5)周筱风忙完回来后,王先生早已离开,而他又被突然安排的多个手术占满时间,关系着4位病人的生命,他也就无暇顾及找到王先生。

最终,家属看到这段录像后,才真正释怀,因为他们知道医生已经尽可能做到了该做的。

其余更多的期望,事情没发生之前,谁也想不到,任何人也不想发生这种不幸。

只能引以为戒,在下次类似的事情中,力求做得比这次好。

03每个人都需要理性认知

以上是电视剧情演绎,过程会偏向戏剧化,收尾会偏向美好化,现实也许不会太这么快又利索的收尾。

因为人往往在面对一个危局,自己不是当局者,而是有一定关系的旁观者的时候,非常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谴责当局者。

好像这件事情,如果换了自己,根本就不会发生,但是你真的能保证吗?

当局者也许做得不够理想,但如果已经尽力,就不应该被过度苛责。

而外人在看待这件事的时候,更应该尊重事实,理性思考,不要轻易开口用言语去伤害当局者。

我们更多的人,只能通过一些不幸的现象,引以为戒,约束自我。

这才是独立清醒的人啊!

#电视剧问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zyy/1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