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之心肌梗死篇
如何寻找穴位,如果你自己实在找不到穴位,那么你的痛点,不适点,阻滞点、麻涨的部位都可以作为艾灸的施灸部位。我也常常看《马氏温灸法》这本书,马老就曾经说过,治疗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发作时,需立即灸左乳头四周,疼痛可迅速缓解,这就是局部施灸。
一般艾灸治疗心脏疾患,我也是建议灸局部和厥阴俞、心俞、膏肓、膻中、中脘、内关、神门。一天灸不完,可以每天选几个穴位艾灸。只要你参与艾灸了,你自己也会慢慢找到诀窍。在施灸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反应不一样,所以在施灸的时间上也要自己掌握,不要太机械。如果你感觉这个部位很舒服,那么你可以多灸一次,如果你感觉这个施灸部位有点难受,那么你就移动一下。尤其是艾灸治疗心脏疾患,往往开始初会有心脏部位的隐隐不适,这时你要常移动,逐渐往不适点靠拢,让他逐渐达到适应的程度。
其实艾灸很简单,简单到不用寻找穴位。选穴和艾灸时间的长短,都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验来治疗。如果你有时间艾灸,那么我建议你腰腹部要多下功夫,一般我的临床体会是,肢体对热比较敏感。而腹部,背部和腰部,对热的敏感度差之,尤其是督脉,也许是阳经的关系。
穴位详解:
1.厥阴俞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咳嗽,心痛,胸闷,呕吐。2.心俞穴
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心痛,惊悸,咳嗽,吐血,失眠,健忘,盗汗,梦遗,癫痫。3.膏肓穴
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4.膻中穴
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中点取穴。以拇指或中指端揉,称揉膻中;两拇指自穴中向两旁分推至乳头,称分推膻中;用食中指自天突向下推至剑突,称推膻中;用掌根或小鱼际在膻中处来回擦,称膻中。理气顺气,止咳化痰,开胸散结。咳嗽、胸闷、喘证、哮证、咽喉肿痛、痰多、心悸、二便不通等。
5.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6.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心痛、心悸、胸闷、胸痛等心胸病证;
2.胃痛、呕吐、呃逆等胃疾;
3.失眠、癫痫等神志病证;
4.上肢痹痛、偏瘫、手指麻木等局部病证。
7.神门穴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功能:补益心气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高血压;胸胁痛。
如何治疗白癜风呢中科UM-D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stj/7117.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基础高传玉教授如何认识2型心肌梗
- 下一篇文章: 健康科普心肌梗塞患者的主要日常护理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