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护理不良事件,让人越想越后怕护士



工作时间长了,经常会发生一些护理不良事件,让人越想越后怕,比如这件事:病例简介患者王某某,因发作性胸痛4小时于-6-22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院后行急诊PCI术,术后血压维持在80-90/40-60mmHg之间,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ml+多巴胺mg泵入,初始泵速2mg/min,泵速根据血压调节。6-23患者病情稳定,神志清,精神可,心电监护为窦律律齐,心率80次/分左右,血压/63mmHg,多巴胺泵速为1.3mg/min,输液速度由输液泵控制,静脉点滴速度为60ml/h.于15:00准备由CCU转入同一楼层心内科病房。发生过程转出时由转科护士小月准备病人,责任护士小孙整理病历,5分钟之后赶到病人床旁,打算一起推病人转出,这时,责任护士突然发现患者50ml注射器中多巴胺较之前明显增多,14:30左右巡视患者时,多巴胺明明只有20ml左右,现在注射器中液体含量竟然有约40ml,责任护士小孙很纳闷,立即查找原因:询问这期间有没有人更换多巴胺注射器,发现无人更换。查看患者输液器及微量泵由专科护士小月已撤去,输液滴速未调节处于全部开放状态,且三通未关闭,由于静脉输液压力过大,液体由三通管分流进入,导致多巴胺注射器药液突然增多。处理过程立即关闭三通旋钮,减慢输液速度,监测血压为96/68mmHg,心率88次/分,询问病人稍感恶心,暂无其他不适症状。马上给予重新配置多巴胺,并继续泵入,为防止患者血压突然下降,遵医嘱调高多巴胺泵入泵速为1.5mg/min,观察约30分钟,患者血压波动在90-/50-60mmHg之间,无明显变化,恶心症状逐渐缓解,于15:35调节多巴胺泵速为1.3mg/min.并持续泵入下在医务人员陪同下,由CCU转入心内科普通病房。原因分析1.应用输液泵时,输液器开关处于全部放开状态,液体压力过高,注射器压力低,血管压力高,且三通管未关闭,导致液体通过三通管分流入多巴胺注射器中。2.多巴胺为升压药物,多数病人对多巴胺敏感,微小剂量即引起血压波动,甚至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危及生命,转运时多巴胺从微量泵中取下,导致多巴胺泵入突然停止,引起恶心,但患者血容量相对充足,未造成血压明显波动。3.转科护士经验少,没有意识到多巴胺用药时突然中断有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对输液泵,微量泵应用时注意事项经验少,撤泵时,未询问责任护士。4.责任护士责任心不强,对转科护士进行操作没有及时监督指导。经验教训1.在转运病人责任护士可以用四种方式调节输液速度:(1)维持原输液泵,微量泵泵速转运;(2)关闭三通管——关闭流量调节器——撤输液泵——撤微量泵——转运;(3)关闭三通管——关闭输液器止水夹——撤输液泵——转运;(4)关闭三通管——关闭留置针夹子——转运。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属性选择调节方式。2.微量泵注射器内药物因液体分流增多,如果未及时发现,导致药物浓度稀释,在泵入时药量减少,影响药效,对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敏感性药物,会立即引起患者病情变化,甚至死亡。必须引起警示。3.微量泵撤去后,如果三通管处于开放状态,血管内压力过高,也会造成血液回流入注射器内,重者可引起血栓,血栓栓塞的危险;重新穿刺也会再次导致多巴胺断药反应,增加危险。4.转运病人时,责任护士对转科及实习护士应做到放手不放眼,随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zl/1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