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超声诊断
作者:冷安?心肌梗死的超声诊断心肌梗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缺血通常表现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显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供血区域密切相关。目前常用的是ASE推荐的16节段法(图1),后因考虑到其未能反映心尖部即没有心腔的真正心肌区域,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建议统一采用17节段法(图2)。
?17节段划分法(图2)
?16节段划分法(图1)
室壁运动分析
目测法:实时动态观察对比各节段室壁运动幅度,收缩期增厚率。
①运动正常:心内膜运动幅度5mm,收缩期增厚率25%。
②运动减弱:心内膜运动幅度2-5mm,收缩期增厚率25%。
③不运动:心内膜运动幅度2mm,收缩期增厚率消失。
④矛盾运动:收缩期室壁朝外运动。
⑤运动增强:室壁运动幅度大于正常。
心肌梗死超声表现
直接征象:梗死部位室壁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减低(视频1、2及图3),陈旧性者梗死部位室壁变薄、回声增强,心肌三层结构显示不清(图4)。
间接征象:左心扩大及形态改变(图4)、左心功减低(图5、6)、二尖瓣返流(图7)。
心肌梗死并发症:室壁瘤、室间隔穿孔、血栓形成
①室壁瘤:心肌梗死后,坏死心肌组织被纤维瘢痕组织代替,局部室壁变薄,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最常发生在左室心尖部(视频3及图8)。
②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时发生于室间隔的心肌破裂,形成室间隔缺损,是严重并发症,预后差,病死率高,发生穿孔时,彩色多普勒可观察到穿孔所致的左向右分流,同时可记录高速左向右分流频谱(图9、10)。
③血栓形成:多附着于室壁瘤扩张部位,多发生于心尖部,表现为团块状回声,新鲜者回声较弱,陈旧性血栓因有不同程度的机化、纤维化,呈高回声(图11)。
视频1:室壁运动异常,前间隔、前壁中间段运动减弱(红色箭头所指)
视频2:室壁运动异常,后间隔中间段、间隔心尖段回声增强,运动减弱(红色箭头所指)
视频3左室心尖室壁瘤
图3:M型超声示前壁运动幅度及收缩期增厚率明显减低
图4:左心长轴切面显示左心扩大,前间隔变薄、回声增强,心肌三层结构显示不清
图5:双平面Simpson测量左室EF,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低
图6:二尖瓣口血流频谱及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提示左室限制性充盈
图7:CDFI显示二尖瓣重度返流
图8:心尖两腔心切面显示左室心尖室壁瘤
图9:CDFI:显示后间隔穿孔(红色箭头所指)
图10:PW测量后间隔穿孔处高速血流频谱
图11:左室心尖部陈旧性血栓,呈高回声团附着于心尖。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未经授权转载将举报维权。
我是小编气象小姐姐,欢迎加我。
商务合作:
超声冷安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9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动态心电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肌梗死电风暴
- 下一篇文章: TCT厦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