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警惕急性心肌梗死已盯上
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打呼噜是一种睡得香的表现吗?其实并不是!打呼噜不仅没有睡得好,而且还容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不信?快随小编来看看!
壮年男子两度急性心梗,竟然和打呼噜有关陈先生万万没想到一年时间里,他竟两次因“急性心肌梗死”被送介入室行紧急手术!
陈先生今年才40出头,是一位壮实的汉子,曾因急性心肌梗死而住院手术,在心脏血管放置了支架。手术后,他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一样,以为只要长期坚持吃药,就不会再次发生心肌梗死,但没想到他却成了第二次中招者!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与他多年的老习惯“打呼噜”有关。
陈先生虽然年纪不大,但睡觉打呼噜有15个年头了,他和家人一直认为“打呼噜”是“睡得好、睡得香”的表现,只是吵一点,没关系!但为陈先生行睡眠呼吸监测后却发现,陈先生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重度低氧血症”。
广医三院呼吸内科林敏副主任医师介绍,在检查中发现,陈先生睡着后每小时发生10秒钟以上的短时间窒息超过了30次,而且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不断下降,低于80%(正常为94%以上),这意味着陈先生极有可能在睡着的时候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幸好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医学指导:广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敏
打呼噜的危害介么多!
林敏副主任医师介绍,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发病最为凶险的急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但很多人或许都不知道“打呼噜”竟然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其实“打呼噜”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最突出的特征性表现。OSAHS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及潜在危险的高发性疾病,因患有该病,打鼾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窒息,使全身间歇性缺氧,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慢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中风、焦虑、抑郁、慢性呼吸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胃食管反流、恶性肿瘤、性功能障碍。
打呼噜导致急性心梗,
原来是这样!
OSAHS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高发时间段是睡眠期间,OSAHS引起急性心肌梗死主要与下面两方面有关:
1.OSAHS患者夜间反复出现呼吸中断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同时,由于上气道阻力增大,OSAHS患者往往呼吸不畅,就会用力呼吸,此时就容易增大心脏的负荷。加上周围血管收缩,心输出量急剧上升导致血压急剧波动。因此,在伴有低氧血症及心肌耗氧量增加的情况下,可促进夜间急性心肌缺血的发生。
2.OSAHS可引起夜间血小板活化,高纤维蛋白原水平,增加血液粘度,降低纤溶活性,从而导致高凝状、血管壁氧化、全身炎症和内皮功能失调。最终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哪些人易患OSAHS?
1、肥胖:体质指数≥28kg/m2;
2、男性多见;
3、老年;
4、绝经期妇女;
5、上气道解剖异常:鼻腔阻塞、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咽腔狭窄、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等;
6、有OSAHS家族史;
7、长期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药物;
8、长期吸烟可加重OSAHS;
9、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中风、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这些症状不要忽视!
林主任提醒,如果是以上的人群之一,又同时具有下列的症状者,提示可能已患有OSAHS,请尽快到睡眠呼吸科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治疗。
1、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醒后口干舌燥;
2、夜间反复憋醒,夜眠不宁,不自主翻动,大汗淋漓;
3、白天困倦,疲乏无力,嗜睡,甚至工作或开车时易入睡
4、醒后头痛、头昏,晨起血压高,尤其是药物控制不好的高血压;
5、原因不明的经常性夜间心绞痛或心律失常发作;
6、原因不明的夜尿增多,甚至遗尿,脾气暴躁,性格改变;
7、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
8、性欲减退,性功能低下。
文:广医三院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8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冠心病之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下一篇文章: 小儿心肌炎怎么治疗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