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回归正常生活的法宝心脏康
心脏康复在中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概念。心脏康复的概念最早于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心血管康复委员会提出,之后得到不断发展。其内容包括医疗评价、运动处方、纠正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教育、咨询及行为干预等,最终目的在于限制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影响,减少猝死及再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控制心血管疾病的症状,稳定并逆转疾病的进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
国际心脏康复体系发展已有50年历史,经历了由否定、质疑到普遍接受的过程,目前心脏康复已成为一个非常具体细化的系统科学、一个蓬勃发展的学科。美国、欧洲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心脏康复已有逐步完善的指南与医保配套支持,德国是心脏康复发展较成熟、体系较完备的国家,在德国如果医生不推荐自己的心血管病患者进行心脏康复,就会被医疗委员会调查,职业生涯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发达国家冠心病死亡率的大幅度下降得益于冠心病康复与二级预防,康复已经成为决定医疗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目前我国康复主要集中在肢体功能的康复,如卒中后和创伤后康复,而对冠心病发病后及血运重建后的康复未得到大多数心血管专业人员的认识,全国心脏康复还处于发展阶段,90医院开展心脏康复,至年也不过10余家,在胡大一教授倡导下,近几年心脏康复更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医院开展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可分为评估和康复两大部分,两部分各有其重要意义。良好的评估是制定合理心脏康复处方的基础,而规范并个体化的康复处方的制定和实施则是冠心病患者重归日常生活的重要措施。
评估就是通过器械或者徒手的方式,评价患者的心肺运动能力、肌力、柔韧性及平衡功能,其中通过心肺运动测试仪(如下图)所做的评估是评价患者心肺运动功能的金标准,通过对患者最大心率、峰值摄氧量、无氧阈等指标的测定评估得出患者所能承受最大运动耐量(即代谢当量Mets),根据测得的Mets数值一方面可以制定个体化、安全的运动处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应慢跑、骑车等日常锻炼及拖地、洗衣服等日常劳动所消耗的Mets,告知患者适合从事的日常活动及体育锻炼,从而更精确和个体化的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
康复则是通过精确评估后心脏康复医师开具的包括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一揽子处方而执行的相应措施。其中药物处方是基础,运动处方是核心。运动处方的制定需要合理的评估为前提。如果制定的运动量达不到要求,就起不到锻炼心肺功能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日常劳作不能代替运动锻炼的原因。如果制定的运动量过大,超过了患者有氧运动的范畴,产生无氧代谢,患者则可能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肌缺血缺氧症状。而合适的有氧运动,可以使患者冠脉侧支循环日趋完善,起到“运动搭桥”的效果。
心脏康复的意义不只在于合理运动对心肺功能提高的本身;通过运动康复,可以改善患者糖脂代谢,改善患者血管弹性,稳定血压;同时通过综合的心脏康复,可以使患者从发病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中走出来,增强战胜疾病、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而通过运动、营养、戒烟、心理等多管齐下的措施,可以逐步改善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使患者崇尚并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心脏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医学正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从心理、生物和社会多方面为患者提供长期综合的服务和关爱的模式,而心脏康复正是从患者本身出发,通过个体化的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干预和指导,使患者从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心衰的阴影中逐渐走出来,逐步回归正常生活,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已经成为冠心病治疗康复的不可取代的重要手段。
心脏康复广泛适用于稳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包括急性冠脉综合佂、慢性心衰、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移植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埋藏式心脏除颤仪植入术后、心脏再同步化装置植入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以及延伸到高血压、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
欢医院保健科订阅号,我们致力于向大众普及疾病预防及健康保健常识,并提供内科系统疾病科普知识,本订阅号无回复功能,如有疾病保健及治疗方面的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门诊:-
护士站:-
病房:-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白癜风早期症状图解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秋季饮食如何搭配
- 下一篇文章: 第339期心梗后,究竟是什么原因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