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患者记住了,他和我们也就不枉师生一
文孟晓冬(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医疗支农下乡的一个普通的早上,8点门诊一开,一位80岁的老大爷就被家人扶入诊室。这是一位多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就诊前一天开始不思饮食,凌晨3点左右感觉头晕,按平时经验吃了一片降压药就又躺下休息了,但是头晕并没有减轻,早上起床开始恶心(没有呕吐),老人再次服降压药一片后,虽然没有胸闷痛,但出现肢体活动不良等情况,家人不放心,于是带老人来就诊。
患者一般状况还好,只是没有精神,测血压90/60mmHg,心肺听诊也没有什么异常。考虑到患者高龄,血糖、心脏情况不明,我让患者住院观察,同时交代管床大夫,这名患者最大可能是降压药过量服用,要立即行血糖、酮体、血常规、心电图和生化检查,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智、肢体活动等情况,并适当补液改善循环,有异常结果随时告知。
那天我忙了一早上,快下班时,忽然想起这名患者,管床医生竟然没来任何反馈意见。我不太放心,就去住院部看患者。老爷子血糖酮体正常,白细胞略高,未见心电图报告。我追问管床医生,他解释说做心电图的医生很忙,要下午才能来做,这会儿已经中午下班了。
想到老人一般状况良好,还能吃点东西,也只有这样了。直到下午3点,我终于拿到心电图,提示典型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唯一的安慰是加做的V3R-V5R和V7-V9导联未见异常,排除右心室和正后壁心肌梗死。
我立即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mg,医院里仅有的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1小时后再次复查心电图,变化不大;急查心肌酶谱,已经明显升高。医院没有尿激酶等溶栓药物,治疗只能如此了。下病危通知后我与家属交待病情,家属要求转院到离这里医院住院,我立即联系救护车护送患者转院。
患者也是医生的老师
送走老人后,我和科室里的医生一起讨论了这个病例。都说患者是医生的老师,而这个老师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了。
首先,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多数没有胸痛等心脏不适症状,糖尿病患者也有这个特点,而下壁心梗的患者消化道症状更明显,可有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个患者病史、症状都非常典型。
其次,体征、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壁心梗患者多有血压低、白细胞升高、心肌酶谱异常、心电图典型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Q波形成。这些这个患者都具备。
再次,治疗上,急性心梗患者应尽早实现再灌注,包括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这在本院是做不到的,所以只能在第一时间嚼服阿司匹林mg,口服氢氯吡格雷75mg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稳定斑块,安排转院治疗。
关于低血压:患者入院前在未测血压的情况下超常规量服用降压药,可能会造成低血压,也可能低血压本身就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一种临床表现,第三种可能就是血压过低在先,造成心肌低灌注,诱发心肌梗死。当血压过低,尤其是舒张压低于70mmHg,老年人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脑卒中的发病率也会升高。所以,在服用降压药之前最好先测血压,不要凭主观想象。血压高只是头晕的一个原因,血压低同样会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因此,管理作为生命体征之一的血压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4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发作性胸闷5天,加重19小时,主任们是如
- 下一篇文章: 病案讨论窦性心动过速和亚急性前间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