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损伤标志物



水土和营养因素据调查本病有明显的地区性,病区的土壤、水质和粮食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硒、钼、镁等或有关的营养物质,从而干扰了心肌代谢,引起心肌损伤而罹病。

心肌标志物的类型

  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有肌钙蛋白T(troponinT)、肌钙蛋白I(troponinI)、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K-MBmass)和肌红蛋白(myoglobin)。

肌钙蛋白由3个亚单位组成,它们各自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心肌肌钙蛋白在钙离子参与下调节介导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从而维持心肌的舒张与收缩。在心肌细胞膜完整时,心肌肌钙蛋白不会透出细胞膜进入血循环,只有当心肌细胞膜破坏时,肌钙蛋白才能释放入血。其血循环中肌钙蛋白的浓度与心肌受损的程序呈正比,且具有长达15d的半衰期,是回顾性检测的最佳指标。

  CK为细胞内重要的能量代谢酶,分布广泛,以肌细胞中最多,由二个亚基组成二聚体;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的外浆层,一直是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的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酶,但长期以来用免疫抑制法测定酶活性的干扰因素很多,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大受影响,现由美国心脏病协会和欧洲心脏病协会推荐用化学发光方法测定CK-MB的质量可不受酶活性的影响,直接检测CK-MB分子的浓度,可更加敏感、特异地为临床提供帮助。

  肌红蛋白主要存于横纹肌(心肌、骨骼肌)细胞中,在细胞膜的氧化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其为小分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当心肌细胞发生损伤时,Mb是最早进入血液的生物的标志物,其扩散入血的速度比CK-MBmass或cTnI/cTnT更快。但因肌红蛋白在骨骼肌中也有表达,故骨骼肌损伤时也可有大量肌红蛋白释放,其不具有心肌特异性。

心肌损伤时心肌标志物的正确选择

  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建议认为,肌红蛋白是用于心肌损伤的最佳早期标志物。由于其为小分子物质,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可快速入血,故在AMI发生的1.5~6h内,通过动态检测二次血清肌红蛋白水平可早期诊断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但应注意的是,严重休克、严重的广泛性创伤、终末期肾功能不全、心肌炎、急性感染、肌炎或肌病时肌红蛋白均可能升高。因而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进行鉴别诊断。由于肌红蛋白的窗口时间最短,仅为3~4d,故在疾病发生后该指标不能用于回顾性分析。

  cTnI/cTnT被美国和欧洲心脏病协会一致评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确诊标志物。在心肌细胞损伤早期,游离于胞浆内的cTnI/cTnT快速释放出来,血清/血浆中水平在4~6h升高。随着肌原纤维不断崩解破坏,以固定形式存在的cTn不断释放,血清/血浆中cTn水平在AMI发生后8~14h达高峰,1~2周后降至正常。

由于cTnI/cTnT具用心肌特异性,胸痛发生4h后的患者,可直接采用cTnI/cTnT检测,其血清/血浆中水平升高具有诊断的特异性,AMI的早期诊断可为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对于一直不能通过心电图改变,又能无临床典型症状的微小心肌损伤患者,cTnI/cTnT的检测是目前的最佳辅助诊断指标。cTnI/cTnT除了用于AMI的早期诊断外,尚可作为临床溶栓治疗后再灌注的监测指标。

但也有学者建议,尽管溶栓治疗后血浆中的cTnI/cTnT水平因再灌注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值,但因其窗口时间较长,不利于区分损伤时的峰值与治疗后的峰值,故在溶栓治疗前后选用CK-MBmass或肌红蛋白的检测作为判断溶栓后治疗效果的实验室指标可能更佳。只要在溶栓治疗开始90min后,CK-MBmass或肌红蛋白值较治疗前升高4倍以上,提示治疗有效。

因此,cTnI/cTnT在用于确定临床诊断急性用心肌损伤的准确性、对未及时应诊患者的后期回顾性诊断、区别同时有着骨骼肌和心肌损伤时的心肌损伤程度、溶栓治疗再灌注的疗效评估、心脏手术时对心肌损伤程度和修复的评估都是非常有用的、全新的确诊性指标。CK-MBmass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大大高于CK-MB活性(activity),故当没有开展cTnI或cTnT检测时,可用CK-MBmass协助临床诊断,其对于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和评价心肌损伤程度,以及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都接近肌钙蛋白。

以下以Access系统为例简述检测原理

肌钙蛋白原理:AccessAccuTnI测定是一种双位点酶免法(“夹心法”)测定。将样本与结合碱性磷酸酶的抗cTnI单克隆抗体以及包被着抗cTnI单克隆抗体的顺磁性微粒添加到反应管中。人cTnI在固相上与抗cTnI抗体结合,同时抗cTnI抗体-碱性磷酸酶结合物和cTnI分子上不同的抗原位点反应。在反应管内温育完成后,结合在固相上的物质将置于一个磁场内被吸住,而未结合的物质被冲洗除去。然后,将化学发光底物添加到反应管内,由照度计对反应中所产生的光进行测量。所产生光的量与样本内cTnI的浓度成正比。样本内分析物的量由所储存的多点校准曲线来确定。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0.01-ng/ml

警告/危机值

大于等于0.5ng/ml

肌红蛋白原理:Access肌红蛋白检测采用双位点酶免法检测(“双抗体夹心法”)。样品、标记了碱性磷酸酶的大鼠抗肌红蛋白单抗(酶结合物)、以及包被了大鼠抗肌红蛋白单抗的磁性颗粒被一起加入到反应管中,样品中的肌红蛋白和固相在磁性颗粒表面的抗体以及游离的酶结合物在不同的抗原位点上同时发生反应。而后,反应管被传送到磁性分离区域进行多次冲洗,去处未和固相结合的其它成分。最后在反应管中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已与固相结合的碱性磷酸酶会使该底物发出光子并被光电比色计所检测。最后,对照仪器中储存的多点定标曲线中所描述的光量子与标准品铁蛋白的对应关系而计算出样品中的铁蛋白浓度,反应产生的光子与样品中铁蛋白的含量成正比。

??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1-ng/ml

警告/危机值

男性大于ng/ml

女性大于67ng/ml

CK-MB检测原理:AccessCK-MB检测采用双位点酶免法检测(“双抗体夹心法”)。样品、标记了碱性磷酸酶的大鼠抗人CK-MB抗体(酶结合物)以及包被了大鼠抗CK-BB抗体的磁性颗粒被一起加入到反应管中,样品中的CK-MB和固相在磁性颗粒表面的CK-BB抗体的B亚单位(与CK-BB和CK-MB为同分异构体)抗原结合点进行反应,同时酶结合物特异性的与血清或血浆中的CK-MB相结合(不与CK-BB和CK-MB同分异构体反应)。孵育后,反应管被传送到磁性分离区域进行多次冲洗,去处未和固相结合的其它成分。最后在反应管中加入化学发光底物,已与固相结合的碱性磷酸酶会使该底物发出光子并被光电比色计所检测。最后,对照仪器中储存的多点定标曲线中所描述的光量子与标准品CK-MB的对应关系而计算出样品中的CK-MB浓度,反应产生的光子与样品中CK-MB的含量成正比。

患者检验结果的可报告区间

0.1-ng/ml

警告/危机值

大于等于3ng/ml

查找账号医学检验圈by华通医疗或加我们的







































有效的白癜风偏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