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与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可有哪些临床表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剧烈而持续的胸痛,疼痛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但常发生于安静或睡眠时,疼痛程度较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可长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或含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有濒死感,有些病人疼痛的性质及部位不典型,如位于上腹部、下颌或颈部;部分病人无疼痛,多为糖尿病病人或老年人,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少典型的特征性胸痛的表现,但却有上腹闷胀不舒服、恶心、呕吐、胸闷、气短、血压低、休克以及心律失常等,也可能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临床上称此为“无痛性心肌梗死”。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伴有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等。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h出现,体温一般在38℃上下,很少超过39℃,持续1周左右。约1/3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年老患者疼痛部位可在上腹部,具体有恶心、呕吐等,很容易同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混淆。
心律失常多发生于起病后1~2周内,以24h内最多见。其中以室性心律失常为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此外还可有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
——摘自《心血管及相关疾病健康课堂》第64页
栾颖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4239.html
- 上一篇文章: 疾病百科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症状
- 下一篇文章: 心肌缺血怎么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