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1.先兆半数以上患者在发病前数日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新发生心绞痛和原有心绞痛加重最为突出,心绞痛发作较以前频繁,硝酸甘油疗效差,应警惕心梗的可能。2.症状疼痛最先出现,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或硝酸甘油无效,可伴濒死感,少数人一开始就出现休克或急性心衰。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等。发热多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后出现,体温多在38℃左右。胃肠道症状可有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重症者有呃逆。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房室和束支传导阻滞亦较多。低血压和休克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多为心源性的。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为梗死后心肌收缩力减弱或收缩不协调所致。3.体征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及奔马律,多在2~3天后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尖区出现收缩中晚期喀喇音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第一心音可不减弱,多发生在二尖瓣后乳头肌,见于下壁心梗。2.心脏破裂常在起病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包填塞而猝死。室间隔穿孔,在胸骨左缘3~4肋间出现响亮的收缩期杂音,常伴有震颤,但有的为亚急性。3.栓塞见于起病后1~2周,可引发脑、肾、脾、四肢等动脉栓塞。4.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左心界扩大,心脏搏动广泛,搏动减弱或反常搏动。ST段持续升高,X线和超声可见左室局部心缘突出。5.心肌梗死后综合征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过敏。









































郑华国
北京白癜风治疗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1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