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成年人,就有1个中招,高血压和你的距



最好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kstejiao.com/

Saying:

据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者大约有3亿人,每3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压。很多人得了高血压却不自知,作为心内科的医生我想对年轻的小朋友们说:

传统观点认为高血压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很少光顾年轻人。但真相真的是这样吗?随着现代社会压力和饮食结构的巨变,高血压患者明显有年轻化的趋向,甚至儿童高血压的病例也并非罕见。

我曾接诊过这样一个患者

27岁,男,供职某金融证券企业。身高cm,体重90kg,腹型肥胖,血脂偏高,高尿酸2年,少量抽烟不喝酒,晚上加班到极晚。因近期出现心悸、针刺样胸痛、睡眠质量差等就诊,门诊自测血压/mmHg。得知自己的血压值后,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年纪轻轻高血压就找上门来了。

#01

沉默杀手-高血压,正在偷偷伤害你

要知道,目前中国35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已逾万。许多自认为“健康”的年轻人例行体检才“偶然”发现血压升高,对自己之前出现高血压的症状却浑然不觉。这一点同孙大夫的门诊体会相同:近年来因血压波动、升高而就诊的年轻病例逐年增多,其中大部分合并血糖、血脂、肥胖等方面的问题。

大多数早期高血压患者很少有不舒服的症状,只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发现自己的血压增高。为此,不少病人会产生情绪方面的问题,伴随有头晕、失眠、多梦、焦虑等,还有部分患者因血压波动大而产生头痛、恶心、视物模糊等症状。

部分患者因为血压波动不大、身体症状不明显,不听医嘱坚持吃药,导致高血压进展到晚期。在很多人看来,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事实恰恰相反,在实际症状发生前,高血压会安静地损害身体长达十余年,直到晚期病人可出现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中风、心房颤动、肾功能衰竭等。

#02

那么如何确诊高血压呢?

不在同一天进行3次测量时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90mmHg,也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级、2级和3级(见下表)。

(表一)

一旦确诊了高血压病,大家都知道需要进行降压治疗,要控制血压。但更为重要的是,高血压患者治疗不能只根据血压的数值,要对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有个初步判断,同时还要进行相关心血管风险的评估,也就是将来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多大。

总的来说,高血压患者如果同时有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肥胖等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未来10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会明显升高。据我国最新的高血压防治指南将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很高危四个层次(见下表)。

(表二)

#03

年轻人日常如何防止高血压

首先,主动减少钠盐增加钾盐的摄入。过度的钠盐摄入可显著升高血压以及高血压的发病风险,而钾盐则可对抗钠盐升高血压的作用。应该将每日的钠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的以内,而多摄入富含钾的蔬菜和水果。

第二,控制体重。肥胖是导致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肥胖会明显增加高血压等心血管与代谢性疾病的风险,适当降低升高的体重,可有助于控制血压。饮食和运动是控制体重最重要的两个方面,运动方面,规律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方法,而饮食方面要注意控制高热量食物摄入,适当控制主食(碳水化合物)用量。

第三,不吸烟限制饮酒。主动和被动吸烟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害,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风险。同时,建议高血压患者戒酒,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血压升高,限制饮酒量可显著降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第四.体育运动。定期的体育锻炼具有降低血压、改善糖脂代谢的作用。建议每天应进行适当30分钟左右的体力活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而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则不建议进行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

最后,减轻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高负荷应激、负面情绪、敌对心理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在疫情期间,生活和工作的变动较大,容易产生抑郁症、焦虑症、易怒、孤立感等,也会导致血压出现升高。应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必要时建议患者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治疗。

总结:

1.定期体检

2.控制体重

3.不吸烟且限制饮酒(不喝最好)

4.保持良好心态

愿我的年轻朋友们都可以远离高血压,健康生活每一天。

参考文献:

[1]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版

[2]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15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