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理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疗效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s://m-mip.39.net/nk/mipso_4892467.html

心理压力可导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即心理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O这种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尽管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目前研究可以肯定的是,MSIMI可使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事件的风险升高3倍以上叫与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不同,MSIMI存在冠状动脉微小循环的功能障碍。本研究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2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年10-年1月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8?74岁,坐位收缩压~mmHg(1mmHg=0.kPa)、坐位舒张压70?90mmHg。将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每组男14例,女10例。中西医结合组,平均年龄(62±11)岁,对照组,平均年龄(62+1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时行标准心理压力测试,证实心肌缺血后,对照组应用肠溶阿司匹林,0.1g,1次/d,倍他乐克25mg,2次/d,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口服治庁。中西医结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振源胶囊(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25g,3次/d,口服治疗。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人组后于上午8:00监测其血压、心率、心电图,行抑郁自评量表(PHQ-9)和焦虑筛査量表(GAD-7)测定,计算各量表的总分。于安静的环境里休息15min后,开始标准心理压力测试,患者被给予2min准备时间,随后5rain开始复杂算术,运算前后即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计算测试后与测试前心电图ST—T变化差值(ST—T差)。为确保心理压力测试的有效,参与评估的医生均受过标准培训。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心率、PHQ-9及GAD-7评分。

结果

治疗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0.05)。见表1。

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一组疾痫,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和其他外周血管痫交。目前已有多个研究证实心理压力引起的抑郁状咨与缺血性心脏病的死亡率密切相关。生活中具有心理压力的人比无心理压力的人患心肌缺血的风险髙2借,有抑郁症且有心肌梗死、心绞痛痛史或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患者比无抑郁症的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2宀3倍咒其机制可能与心理压力増加能够引起心德失常、増加血小根聚集、.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同时,过髙的心理压力可促使不良医半行为的发生,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依从性薯、缺乏体育锻貌等。这些因素均可导致福定型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升髙。稳定型麓心病心肌缺血属于祖国區学中“胸麝”“心悸"的落畴,多因心气、心阳亏處,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血液瘀滞、不通则痛,洎宜益气通阳、活血化瘀。人参果总皂昔(振源胶囊)昧甘、性平,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效,能改善心脑血管血流状态,纠正血液離滞、聚集,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和增强左心車功能。

本研究发现,经过8周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組患者舒张压、PHQ-9评分及GAD-7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I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患者PHQ-9评分及GAD-7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心理压力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小血管舒缩不良,加重稳定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改善由于心理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因此,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临床医生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10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