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疫情期间,心梗患者如何做好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慢性疾医院被感染的心理,从而不敢就医,造成了很多悲剧。尤其是长期宅家,缺乏运动量,油腻的饮食以及无节制的吸烟、饮酒都会使冠心病患者发生心梗的概率大大升高。部分冠心病患者在疫情期间出现不适,医院治疗,最终突发心梗,酿成了悲剧。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最需要提防的就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发作。那么,一旦发生心梗该如何识别呢?

如何识别急性心肌梗塞发作?

  急性心肌梗塞最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或者濒死感,通常是从喉咙下到上腹部的疼痛。突发心肌梗塞也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比如下颌痛、喉咙痛,甚至有些病人会出现是左肩和左手放射痛以及后背放射痛,这些症状往往让患者想不到是心脏引起的。

  正因为急性心肌梗塞并没有症状。所以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而言,如果出现胸口不适,必须尽快就医。

急性心梗发作应该怎么急救?

  冠心病患者突发心梗,往往会让身边人陷入手足无措的状态。此时不要慌,只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就能尽可能给予患者最大的帮助。

  一、让病人尽可能休息,不要活动,也不要擅自移动患者;

  二、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的救治。

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心梗发作?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做好二级预防尤为重要。二级预防是指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而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方面和非药物方面。

  首先,心梗患者要按医嘱服药,不能私自停药或者减量。比如做过支架的患者不要随意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否则容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稳定性有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能改善心功能,防止心脏重塑和变形;如果患者没有禁忌,建议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这样能改善心功能,降低心梗复发率。如果需要调整用药,应咨询医生,因为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其次,对危险因素的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是影响心肌梗死患者预后非常重要的因素,比如血压、血脂、血糖要达标。

  再次,心梗患者要遵循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饮食原则。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胆固醇越高,越容易形成斑块。饮食要营养均衡,少油、少盐、少煎炸,同时多吃青菜、水果。特别强调,切记暴饮暴食,尤其是大量、高脂饱餐,要控制饮食速度和量。

  另外,疫情期间不易外出,宅家期间冠心病患者也要注意保持定期有氧运动,不要久坐、久躺;保证充足的睡眠、平衡的心态,还要戒烟限酒等。很多人也会选择小区户外运动,而此时正处于冬春交替时节,气温变化比较大,所以不建议6:00~12:00外出活动,因为此时交感神经较兴奋,天气比较凉,也是发生心血管事件最常见的时段。可以选择下午比较温暖的时候外出做有氧运动,比如走路,可以5分钟热身,然后走20分钟,建议一周运动5次。

  总之,冠心病患者对新冠肺炎的防护固然要做好,但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也不能疏忽。平时做好疾病的管控,在发生不适的第一时间也要警惕起来,这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声明:本文部分文字转载、图片收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心内科殷莎编辑:张伦 封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fby/1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