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骨科手术前一定要查这项指标



决定关节置换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术后有没有感染发生。之前小美已经给大家介绍过骨科手术中,医生是如何预防感染的。(没看过的读者们戳链接,穿越回去看。预防手术感染,医生原来做了这么多)

其实,医生与“感染”的较量,从手术前就开始了,毫不夸张地说,医生们通过术前的一项小小的检查指标就能知道你术后会不会感染了。医生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别着急,听小美给大家讲解完,你就会恍然大悟了......

C反应蛋白是什么?

这个判断你是否会感染的指标就是C反应蛋白的检测数值,在一般的血常规检查中就能检测出来。

抽血检验C反应蛋白

C反应蛋白(简称CRP)是人体受到微生物入侵或组织损伤等炎症性刺激时肝细胞合成的急性相蛋白。它的数值是判断人体内是否有炎症产生的一项重要指标,CRP在细菌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它在人体内的正常数值一般都≤10mg/L。

在骨科手术前的血常规检查中,发现C反应蛋白的数值高于正常值数倍时,医生一般会先使用药物将数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会进行手术。

手术后,C反应蛋白的数值增高也是正常现象,因为它察觉出来你的身体“受伤”了,数值增高是在提醒你。一般术后的24h-72h,C反应蛋白的数值都会增高,约5-7天就会恢复正常了。如果5-7天内,C反应蛋白的数值仍然高居不降,医生就会考虑是不是产生了合并感染,就会配合治疗实时监测了。

C反应蛋白还在哪些病症中有所体现?

作为肝细胞的合成物,C反应蛋白的作用可大了,不仅骨科手术前后时时需要它的帮助,其他的骨科疾病中,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①痛风

在痛风中,轻到重度的C反应蛋白数值升高都很常见,在假痛风中数值反而不太上升。

说到这里可能有患者对真假痛风感到疑惑,小美这就给大家来讲讲真假痛风分别是什么。

偏振光下的尿酸结晶

痛风,是由尿酸钠晶体在关节腔沉着后,引起的疾病。病人常常有血尿酸增高的现象出现,少数病人中有痛风石产生。

假性痛风则不同,它与尿酸没有必然联系,是体内焦磷酸钙在软骨中沉积导致的假性痛风,最常影响的是膝关节等大关节。

②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中的C反应蛋白升高,主要是退化变性引起的,而不是炎症。

③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时,C反应蛋白一般轻度或中度增高。如果患者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超过50mg/L,且有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则多提示有并发感染,应进一步查找原因并作相应治疗。

要确诊类风湿,除了C反应蛋白外,类风湿性因子也是确诊的一大重要依据,如果这两个数值同时升高,患有类风湿的可能就很大了。

C反应蛋白在检查中虽然是一项很重要的判断依据,但是有很多疾病,只靠它单一的检查是无法说明什么的,就如小美上面说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两项或多项检查结合才能确诊。

如何降低C反应蛋白的数值

C反应蛋白的分子化学结构

C反应蛋白数值会增高,归根结底是因为体内有炎症。想要降低数值的高低就要从源头上入手,找到病因对症治疗。并没有哪一种药物是专门降低C反应蛋白数值的,消炎药只能暂时降低数值,治标不治本。

美德瑞关节之家提醒您

C反应蛋白数值除了在骨科的疾病中很重要外,在内科、妇科、儿科和判断心肌梗塞、中风都是很重要的依据。

就拿心肌梗塞和中风来说。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含量2.1mg/L的人与1mg/L者比较,将来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为后者的2.9倍;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危险性为后者的1.9倍。所以一旦体检中发现自己的C反应蛋白数值升高的话,一定要找对病因对症治疗,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哪个医院白癜风能治愈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