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急性心梗,为什么选择药物溶栓后还要再
昨天有一位粉丝在后台给我私信问我:他母亲68岁了,患有冠心病10多年了,前段时间在家突发胸口剧痛,在含服硝酸甘油半小时后,因症状未得到缓解,于医院,到医院后做相关检查提示,大娘的肌钙蛋白升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医院使用了静脉药物溶栓进行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医医院行支架手术;医院后行心脏造影提示,大娘的主干血管狭窄90%,于是行支架手术,术后大娘的症状得以缓解。
等到大娘康复出院,粉丝就有点纳闷了,所以问我,为什么使用药物溶栓后还要做支架手术?医院要赚钱?在看完大娘的相关检查报告及住院记录后,我对粉丝说,医院的建议及治疗方案都是很正确的,非常有必要的;具体听我慢慢说给您听。
药物溶栓是在人体突发急性心梗,冠状动脉被完全堵塞时,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来溶解血栓,重新疏通心血管,恢复心肌供血;在人体发生急性心梗2个小时内,使用药物溶栓的预后效果最好,甚至不会比做支架的效果差。但是从大娘突发心梗,到检查确诊,再到进行药物溶栓急救,时间已经超过了2个小时,这个时候药物溶栓的效果已经没有那么好了,所以大娘的症状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医院也才会建议转上级继续治疗。
医院,行造影发现主干血管狭窄90%,考虑到虽然进行了药物溶栓的急救措施,但是病变还是不稳定,血管随时都可能会再次堵塞,所以行支架植入。因为医院条件有限,才选择给大娘进行药物溶栓急救,而且目前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我国的急性心梗患者从发病到就医,平均时间在分钟,此时药物溶栓的治疗效果已经大打折扣,所以心脏支架是突发心梗的首选救治方案。
而且,即便时间条件适合,药物溶栓要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活血药物的剂量也要很大,随之而来的器官大出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所以药物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年龄及既往病史都是有要求的,并非人人适用。
在听完我的解释后,粉丝心中的疑惑便都消散了,我嘱咐他一定要谨遵出院医嘱,照顾好大娘。我是首都医院王强医生,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138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梗是不定时炸弹,出现2疼3多
- 下一篇文章: 别跷二郎腿了日媒正确坐姿可减少肩颈腰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