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徐亚伟心梗救治活动上海进
(医学通讯社报道)据调查,急性心梗目前已成为中老年健康和生命的最大杀手,且有不断年轻化趋势。我国目前有多万的心肌梗死病人,还有持续增长趋势,估计到年,这个数字将达到多万。这些病人中目前只有5%的人得到了及时的规范化治疗,规范心肌梗死的救治流程,提高救治率已成为我国医疗体系面临的一个严峻的任务。
11月1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分会学术支持,以“传递生命的接力棒,心梗救治我要”为主题的“心梗救治日”活动上海医院举行。上海市医师协会副会长谭鸣女士,医院心内科主任徐亚伟教授,上海医院心内科主任方唯一医院的心内科主任参加了会议。徐亚伟教授向北京的主会场和全国的15家分会场做了上海的项目进展汇报。徐教授指出上海市医学总体水平较高,急诊PCI手术普及程度较高,PCI数量居全国网络PCI医院分省之首(30家),PCI医院大部分集中于市区,各郊县均有分布但手术量不多。上海市在15年1—6月份共完成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共例。目前,上海已有医院和上海医院医院完成了项目病例的入组和录入,医院也都相继在进行。相信,STEMI项目的进行会更加完善上海市的心肌梗死救治网络,造福上海市民,同时也为向全国其他地区的经验推广做了积累。
会上专家指出,及时进行救护车转运,构建合理的区域转运网络,对心肌梗死的救治有重要意义。目前,只有26%的心梗病人通过转运,49%都是通过自行就诊。由于自行就诊中患者重视度不够,得不到及时的专业指导和处理,相对于救护车转运病人,自行就诊的患者医院的时间要长31分钟,D2B时间要长13分钟。所以,提高的急救能力是区域救治网络构建,提高救治率的关键举措。同时,加强胸痛中心建设,加强医师培训,加强公众教育也成为了与会专家们的共识。
急性心梗的救治是一场和死神的赛跑,时间是医生胜利的王牌。要让社会上普遍具有心梗救治的常识,发病时第一时间拨打,医院,进行及时有效的PCI治疗。这是给医生一个机会,也是患者给自己一个机会。目前,我国急性心梗救治率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国内尤其是广大的不发达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落后,民众又普遍缺乏相应的救助意识,使得很多急性心梗发病病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造成了很高比例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急性心梗的规范化治疗和区域转运网络建设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医护工作者,同时需要我们广大的社会人员,媒体,政府共同参与。相信,我们努力坚持下去,一定会越多地造福于广大心梗患者。这对每个家庭,对社会都是那么的有意义。让我们携手一起传播心梗急救的防治知识吧!
在本次活动上,与会专家指出,经过一年的建设,心梗救治网络体系已初有成效,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院前急救体系规划,急救车基础设备,人员队伍及信息化等方面全面建设,构建起政府,社会,院前急救,医院四位一体的区域心脑血管疾病急救网络将会实现。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6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闻不抽烟不喝酒33岁的副总因心梗突然离
- 下一篇文章: 国庆贴秋膘引发心肌梗死十月初必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