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
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彭宏超邢佳侬
省唐山市医院心内科
摘要:目的.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年4月到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例患者随机分为A和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比较A、B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76.7%)和再通率(86.7%)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46.7%)和再通率(63.3%),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血16例,心绞痛26例,心力衰竭6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再次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2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A组(41.7%),比较差异明显。结论.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心肌坏死现象,主要由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急,病情严重,死亡率高[1-2]。急性心肌梗的治疗关键在于冠状动脉复通以及再灌注。静脉溶栓是目前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法,其在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是一种复通率高、作用强、并且具有纤维蛋白选择性的溶栓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3]。本研究将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年4月到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最小年龄41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7.5±3.4岁;B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43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年龄46.7±3.7岁。例患者均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均在发病后6个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排除其他严重系统疾病者以及有溶栓禁忌症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存在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A、B两组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前均进行常规辅助治疗,包括肝素、阿司匹林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A组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U溶于mL的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三十分钟内完成静脉滴注);B组患者采用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静脉溶栓治疗(首先按照每公斤体重60单位给予肝素静脉注射;其次将重组尿激酶原20毫克和生理盐水10毫升稀释后给予静脉注射;然后将重组尿激酶原30毫克生理盐水90毫升于半小时内滴注完毕;最后按照每公斤体重12单位给予肝素静脉泵入48小时监测APTT时间在正常2倍。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利用数字血管减影机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患者的冠状动脉的复通情况,根据TIMI分级将2级和3级视为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2级再通率+3级完全再通率。2级再通:部分再灌注,造影剂于冠状动脉远端可呈现完全充盈状态,但造影剂的流入和清除速度相对较慢;3级完全再通:完全再灌注,造影剂充盈流入速度和清除速度较快。
1.4统计学意义
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完整导入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A组60例患者治疗后血管2级再通10例(16.7%),3级完全再通28例(46.7%),血管再通率为63.3%;B组60例患者治疗后血管2级再通6例(10.0%),3级完全再通46例(76.7%),血管再通率为86.7%,A、B两组的完全再通率和再通率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71、P0.05;=4.36、P0.05)。
2.2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组患者中出血16例,心绞痛26例,心力衰竭6例,再次心肌梗死2例;B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出血以及再次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8例,心力衰竭2例,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A组(41.7%),比较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多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冠心病的急症之一。医院无法实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所以静脉溶栓是当前广泛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快速开放梗死动脉、恢复血流灌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恢复患者心功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治疗中发挥了作用。
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的溶栓剂有链激酶、尿激酶等,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开始应用于急性心肌梗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是尿激酶前体,其通过活化纤溶酶原来发挥溶栓作用,而没有和血纤维直接结合,当患者血管被栓子堵塞后可引起缺氧和血压改变,通过细胞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降解栓塞的血块部分,诱导尿激酶原转为尿激酶,发挥栓塞血块溶解作用,最终到达提高溶栓效果的目的[4-5]。有研究结果显示[6],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时间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作用,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所以缩短治疗时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完全再通率和再通率明显高于A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出血、心绞痛、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由此可见,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相对于尿激酶治疗效果更显著,且药物副作用小,不良反应较少,此研究结果与高仁芬等[7]人的研究结果相符。
总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药物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早期治疗的首先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志刚,丁世芳,陈志楠等.临时起搏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缓慢性心律失常急诊术中的应用[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7(6):-.
[2]ChoiEui-Young,SeoHye-Sun,ParkSunghaetal..Predictionoftransmuralextentofinfarctionwithcontrastechocardiographicallyderivedindexofmyocardialbloodflowandmyocardialbloodvolumefraction:
北京去哪治疗白癜风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2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卜培莉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现状认识
- 下一篇文章: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