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笔记26岁男性严重右心室肥厚



双右心室

病例介绍

一位26岁的男性,有膜周室间隔缺损(VSD)的病史。在一次车祸中胫骨骨折后,接受了骨科矫正手术。他在10岁后失访,当时他的超声心动图显示出一种限制性VSD(跨壁压80mmHg)和轻度血流加速,右心室流出道(RVOT)正常。入院时进行心脏检查,可扪及右心室抬举,整个心前区可听到强烈的3/6收缩期射血杂音。超声心动图显示一严重右心室肥厚伴中度收缩功能障碍,并伴有肺动脉高压,三尖瓣反流速度估计右心室收缩压为mmHg。通过2D成像可以看到VSD,但是不能准确测出穿过缺陷的速度。送患者行心脏MRI(cMRI)检查(图1A,B)。

(A)短轴视图和(B)三腔右心室视图。

其cMRI表现的病因最有可能是:

A.慢性左向右分流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B.圆锥隔前偏引起的漏斗状梗阻。

C.由肥大肌束引起的漏斗下梗阻。

D.浸润性心肌病伴异常原纤维沉积。

答案:C

cMRI显示RVOT严重狭窄,由于阻塞的肌肉束,与诊断的双室RV(DCRV)一致。DCRV是一种罕见的后天性心脏缺损,最常见的是与之前的膜周室间隔缺损相关。RV被分为近端高压室和远端低压室。在心导管检查中,患者发现梗阻近端右心室压力(右心室/5mmHg)为非平稳,右心室远端和肺动脉压力为正常(分别为20/3和19/8mmHg)。如果存在残余的VSD,当VSD与高压室相通时,超声心动图可以检测到最小的分流。DCRV的诊断经常被超声心动图漏诊,缺乏高的怀疑指数。肺动脉高压(A)不太可能发生在一个小的限制性室间隔缺损的情况。圆锥隔前偏曲(C)是法洛四联症的胚胎起源。这导致不平衡的流出道间隔作用,进而导致大的VSD和狭窄的RV漏斗。异常原纤维沉积(D)是心脏淀粉样蛋白的特征。这通常表现为左心室的主要病理改变,再加上患者的年龄太小,使得诊断不太可能

笔者小结:

1、右心室肥厚除肺动脉高压外,要想到双右心室可能性,通常继发于VSD。(笔者看核磁并没有发现双右心室,但确实有临床报道)

2、心超常常漏诊,CMRI可能更好。

3、不要因为罕见就忽视,切不要眼高手低。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医学笔记

右心室Tokotsubo综合征!

医学笔记

ARDS合并心梗、肺栓!!

医学笔记

《Heart》:21岁的女孩出现了心脏压塞!

医学笔记

复苏后心电图显示的“非显著”早期复极模式是电风暴即将来临的先兆!

医学笔记

《Circulation》:继发性长QT!

参考资料

[1]AwerbachJD,WardC,CampbellMJ.HeartEpubaheadofprint:[pleaseincludeDayMonthYear].doi:10./heartjnl--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2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