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与STT改变时,您这样看可以超



版权声明:本平台致力分享好文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在本公号留言删除!

来源

医药半仙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将影响到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并可在与缺血区相关导联上发生ST-T异常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缺血发生部位。

看看你的小心脏

1.缺血型心电图改变正常情况下,心外模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从心外摸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发生心肌缺血时,复极过程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T波变化。

(1)心内膜下心肌缺血相应导联T波高大直立。

(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相应导联T波倒置。

2.损伤型心电图改变心肌缺血除了可出现T波改变外,还可以出现损伤型ST段改变、损伤型ST段偏移可表现为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两种类型。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可仅仅表现为ST段改变或者T波改变,也可同时出现ST-T改变。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时,缺血部位的导联常显示缺血型ST段压低(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1mV)和T波倒置。持续和较恒定的缺血型ST改变(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和T波低平、正负双向和倒置,多见于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称为冠状T波,反应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或有透壁性心肌缺血,这种T波改变也见于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及透壁性心肌梗死患者。

心电图上ST-T改变只是非特异心肌复极异常的共同表现。除冠心病外,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等均可出现此类似ST-T改变。低钾、高钾等电解质紊乱、药物(洋地黄)等也可引起非特异性ST-T改变。此外,心室肥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等可引起继发性ST-T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留言删除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