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特殊心电图表现与诊断
心肌梗死特殊心电图表现与诊断的监床分析罗佩华广医院0 引言局部心肌细胞在缺血缺氧情况下可出现坏死,在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可造成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休克等,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对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是进行治疗的依据。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多采用实验室指标联合诊断方法,比如:谷草转氨酶、心肌肌钙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等,与此同时,随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也逐渐发挥了重要参考价值。本文结合我院年5月至年9月收治且有特殊心电图表现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如下。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在年5月至年9月收治有特殊心电图表现的40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女18例,男22例,年龄分布于40-78岁,平均(58.5±4.3)岁。1.2 方法。所有患者就诊后进行心电图检查。平卧位检查,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心情平复后,依据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连接方法以及操作要领进行心电图检查,视情况对部分患者增加导联,其中增益=10mm/mv,走纸速度=25mm/s,心电图检查后由经验丰富人员进行资料处理。1.3 观察指标。①患者症状表现情况;②心肌梗死部位;③心电图表现。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使用软件Excel,不同诊断以及心电图表现使用%表示。2 结果2.1 症状表现情况。4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24例患者存在心痛表现,占到60.0%;其余16例患者不存在典型症状,占到40.0%。2.2 心肌梗死部位分析2.3 心电图表现。不同心肌梗死对应的心电图表现如下:①单纯正后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单纯正后壁心肌梗死使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容易出现漏诊,通过胸导联检查,V1、V2表现出Rs型,其R波电压明显增高,这一表现可作为正后壁心肌梗死筛查的重要参考。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观察或者根据不同时间段心电图变化情况通常可作出诊断,在等电位上,存在TV1、TV2高耸、直立或者对称表现,V1V2导联中R/s不小于1;在V7、V8导联方面,具有QR型表现,Q≥0.03-0.04,部分患者T波倒置,提示患者有ST段抬高风险;②无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中不存在病理性Q波,单纯的存在T波改变或者ST段改变。本研究中患者ST段明显下移,涉及到aVL导联、Ⅰ导联、Ⅱ导联、V4导联等,但是aVR导联则出现上升,部分患者有T波倒置表现,部分患者不存在T波倒置表现;③心房梗死心电图表现,心房梗死患者在心电图上存在一些表现,PR段出现明显下移或者抬高,P波形态出现异常,其中以Ⅰ导联PR段心电图抬高表现最为明显;④右室梗死心电图表现,右室梗死患者可见V4R-V6R导联出现了ST段明显提高,抬高超过1mm,尤其是对于心肌梗死发病较早患者其诊断价值较大,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心电图表现,如Ⅱ导联、Ⅲ导联ST段出现抬高;部分患者没有Q波形成,但是存在V1导联、V2导联中ST段的抬高;部分患者V3R-V5R导联中存在Q波改变。这些特殊的心电图表现能够为右室梗死的诊断提供依据。3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对患者危害极大,早期对其诊断便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其中心电图检查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根据当前资料报道,使用心电图对心肌梗死诊断中,一方面是患者存在胸痛、胸闷、心绞痛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表现,另一方面则是根据典型心电图表现,如病理性Q波产生、ST段改变等,不过随着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了一些特殊心电图表现,通过对这些特殊心电图表现分析可丰富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出现特殊心电图改变的心肌梗死患者60.0%存在典型症状,40.0%不存在典型症状,与此同时,单纯正后壁心肌梗死、无Q波心肌梗死、心房梗死、右室梗死等均存在不同心电图表现,上述心电图表现较为特殊,不具有典型特点,但患者仍然属于心肌梗死。在实际心肌梗死诊断中应注重特殊心电图表现患者资料的收集,同时联合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以及相关疾病史等进行综合诊断。综上所述,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明确心肌梗死部位,为患者的及时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1495.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肌梗死知多少
- 下一篇文章: 心电图ST段抬高就是急性心梗还可能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