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生命赞歌岁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救治一例岁高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是粤东地区年龄最大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标志着我院在心血管疾病诊疗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医院高龄危重危症患者心血管介入手术的空白。
岁的黄奶奶因突发胸闷、胸痛,被送到我院。经心电图及验血检查提示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心脏随时可能停跳,命悬一线。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主任李雪锋迅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并通知导管室,同时请示院领导。急诊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前降支中段闭塞,冠脉病变十分严重。鉴于患者年龄大,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但若不及时开通阻塞的冠脉血管,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导致猝死。在与家属沟通后,李主任决定为老人实施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急救接力立刻展开,李雪锋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高超的手术技术,20分钟后,李主任带领的团队将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管成功打通。黄奶奶的胸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复查显示,各项检查指标均良好,顺利康复出院。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中,患者从入院到检查正确的危险评估、确诊到手术合理的分诊,医院胸痛中心密切协作、无缝衔接,快速有效的开通了血管,及时挽救生命,手术过程仅用时20分钟。
谈到这一生死攸关的急救经历,家属和患者激动地表达了对我院胸痛中心的感激之情。
此次高龄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成效,体现了学科建设专业化成果,也反映了胸痛中心强大的团队协作救治能力和医护人员高水平的诊疗技术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标志着年龄不再成为手术的“禁区”,我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心内科李雪锋主任介绍: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如能尽早开通患者闭塞血管,患者的存活率越高,对患者以后的心功能恢复就多一份帮助。
为缩短救治时间,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力打造一流胸痛中心,不断优化院内就诊流程,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小时开通“绿色通道”,患者可先绕过急诊科,在当地卫生院或救护车上行心电图检查,医院心内科专家在线解读,如果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一键启动绿色通道,病人可绕过急诊科和病房,直接送人介入手术室行介入治疗,大大缩短“门球时间“。
门球时间:医院大门到实施球囊扩张的时间,在医学术语中被称为“门球时间”,这一时间的长短,是决定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目前国际标准是门球时间小于90分钟,医院心血管内科门球时间平均为30分钟。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急性心梗起病3-6小时最多在12小时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减轻梗死后心肌重塑,预后改善,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措施。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但是高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往往冠脉病变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对于这一类高龄患者,介入治疗手术难度大,围手术期出现心衰、心律失常、休克、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高。
心血管内科
医院心血管内科组建了心血管介入治疗团队,为确保急诊冠心病介入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心内科介入团队24小时待命,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的医德,本着敬畏生命的理念,仁心仁术,竭诚为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李雪锋主任提醒:
急性心梗发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患者,如果一旦出现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要迅速拨打急救电话,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医院心血管内科-.
专家简介
李雪锋,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毕业于广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曾先后在第二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心血管内科临床及介入,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外周血管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主动脉夹层及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等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目前已独立完成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超过例。主持完成梅州市科技局及梅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3项。荣获年梅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请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1489.html
- 上一篇文章: 心梗早期症状,一定要留意
- 下一篇文章: 心肌病常见的8大危害,一个比一个严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