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7亿人感染的这种病菌,严重可致胃癌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事间图个开心热闹,去外面聚餐;

为了增进家人间的感情,共同用餐;

小孩子还没长牙,家长嚼碎了喂他。

……

但你想过没,这些看似很普通的行为,却藏着风险。

近日,“办公室8个人4人幽门螺杆菌超标”的新闻刷爆网络。

南京的孙小姐体检时发现自己“幽门螺杆菌”超标,似乎与常常在外聚餐有关,更震惊的是同一办公室一半人都被查出“幽门螺杆菌”超标。

据统计,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0%,约7亿人感染了这种细菌。

幽门螺杆菌很会隐藏自己,很多人感知不到它的存在。对于胃部症状者,如果不好好治疗,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有多可怕呢?又该如何防范?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胃炎、胃溃疡

幽门螺杆菌是胃炎、胃溃疡的“罪魁祸首”,这一发现获得了年的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同时,国际癌症机构将幽门螺杆菌定义为I类致癌物,即致癌证据确凿的因素。

引起牙周炎

牙菌斑是牙周炎的首要致病因素,而牙菌斑可作为幽门螺杆菌的口腔藏匿地点。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牙菌斑内的幽门螺杆菌可以使牙周炎的发生风险提升2~3倍。

糖尿病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与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相关性。

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途径有哪些?

口口途径

消化道传播,例如集体用餐,交叉感染。

幽门螺杆菌不会老老实实呆在胃部,会逆流而上,通过食管进入口腔,躲在牙菌斑中,再通过口水,污染食物进行传播。

密切生活接触

共同生活可通过共同进餐、接吻、接触生活用品等方式传播,因此幽门螺杆菌具有家庭聚集性。

水源性传播

饮用了未经消毒的水。

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啥症状?如何筛查?

症状:胃疼、胀气、口臭

胃部经常不适、疼痛,体检时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胃炎和胃溃疡。

筛查:呼出气检测

体检者先服下尿素胶囊,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存在,那么该菌携带的尿素酶可以将尿素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尿素中的碳元素用极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C14标记,那么检测呼出气中二氧化碳就携带有C14,从而发现幽门螺杆菌的蛛丝马迹。

易感染人群:抵抗力弱(老人、幼儿和体弱者)或生活不规律者(熬夜、三餐饮食不规律)。

如何预防?

即便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也不一定会得胃癌,细胞癌变是一个漫长过程。

但幽门螺杆菌自愈率较小,预防才是关键。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使用公筷

分餐制

如有家人体检时发现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携者,应与感染者分开用餐。

饭前洗手

公共场合保持安全距离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说话时保持安全距离,不过分接近,说话时不要唾沫星子飞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戒烟酒、少吃烧烤、饮食规律;

据研究显示,大蒜有助于灭杀幽门螺杆菌。常吃大蒜,幽门螺杆菌携带率较低。

少熬夜;

经常锻炼,提高免疫力。

上述新闻、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发此文给家人、朋友提醒他们:

注意预防,定期做好检查

点在看,愿大家都能健健康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1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