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诊疗原则



总论

继心源性休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之后,机械并发症(MCs)已成为再灌注期间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后早期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原因。

MCs主要指:游离壁破裂(FWR)、室间隔穿孔(VSR)、急性二尖瓣反流及乳头肌断裂(AMR/PMR),这些并发症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死亡率高,预后差,为心肌梗死后急性并发症。

左室室壁瘤(LVA)也是心肌梗死后急性并发症的一种,其发生时间相对稍晚,一般不会造成急性血流动力学障碍,但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和栓塞等不良事件。

AMI后的急性MCs有可能造成突发循环崩溃,机械循环支持对于该类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可为这部分患者赢得外科/介入手术的时间。

年ESC/EACTS心肌管理指南中建议:在某些特定的ACS和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可以考虑短期应用机械循环支持(Ⅱa,C)。

目前常用的机械循环支持包括:

①静脉-动脉模式ECMO(VA-ECMO):在心脏骤停患者中,与IABP相比,VA-ECMO提供了更好的循环支持。在ACS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中,VA-ECMO的30天存活率比IABP高33%。

②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研究表明,如果在MCs患者心源性休克期间使用IABP,可改善死亡率。IABPSHOCK和IABP-ShockⅡ试验没有显示IABP在心源性休克中降低死亡率的优势,但这些研究排除了有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年ESC心源性休克使用IABP(Ⅱa,B)。

③左室辅助装置(Impella)与IABP相比,Impella能提高心脏输出和降低前负荷,能改善动脉血压和外周灌注。但在死亡率方面与IABP无明显区别。它在MCs中也是应用较少,但它是休克患者机械支持的另一种选择。

导致急性心功能不全的STEMI并发症比较

急性MCs患者有着共同的病理基础,治疗方面的原则包括:

①尽早开通罪犯血管,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防止MCs的发生。

②控制MCs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MCs发生概率。

③根据患者病情,及时使用机械循环支持,稳定血流动力学。

④根据血流动力学监测进行液体管理及哑无治疗。

⑤及时有效的进行MCs的急诊手术/介入治疗,减少死亡率。

⑥如在循环支持下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可行部分患者额延期手术/介入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

⑦加强术后监护管理,减少并发症,及时处理合并症。

AHA心肌梗死后急性机械并发症管理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