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男子突发心梗从心电图确诊到开通血
“当时如果老爷子在发生胸痛后,能第一时间就近送往胸痛中心救治,他可能躲过心梗,心肌不会坏死,预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差。”上周六,拱墅区胸痛中心“全区模式”启动现场,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院长、医院副院长张邢炜教授讲了一个令他惋惜的病例。张教授说,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病初期90分钟内的救治时间极其宝贵,一旦延误就有很高的死亡率,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胸痛患者从发病到首次医疗接触的平均时间为至分钟。中国胸痛中心联盟执行主席霍勇教授也表示,我国急性胸痛的院前救治环节还非常缓慢,提高胸痛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刻不容缓。70医院5分钟的路程却延误了5个小时不是所有的胸痛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有个老爷子让张教授印象深刻。林大伯70岁,家住拱宸桥边,距离杭师大附院大约5分钟路程。一天中午,林大伯吃完中饭觉得胸闷胸痛,上腹部难受,他觉得是吃多了,吃了点助消化的药,不见好转,又吃了点胃药,还是没缓解。继续休息了一会儿,林大伯越来越难受,额头冒虚汗,脸色发白。老伴黄大妈(化名)见状赶紧给儿子打电话,刚好儿子在开会,第一个电话没接到。2个多小时后,儿子回电话,黄大妈叮嘱他:“你爸爸身体不舒服,你赶紧回来看看。”儿子一听,让黄大妈赶紧去看看林大伯,那时,林大伯已经呼叫不应,不省人事。等下午5点多儿子赶到家里,把林大伯送到杭师大附院急诊室,医院走路不过5分钟,却足足延误了5个小时。到医院时,林大伯血压低至60/30毫米汞柱,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大面积心肌梗死。在导管室,医生发现,林大伯左前降支已完全闭塞,再晚来一步就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开通血管、放入支架,林大伯最终转危为安。然而,由于从发病到抢救的时间不及时,林大伯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原本他能够沿运河走三四公里,现在日常吃饭如厕等走动没有问题,但想要再多走路,非常困难。
52岁男子突发胸痛从心电图确诊到开通血管仅用时33分钟
年,医院成立的杭州市胸痛诊治中心通过国家胸痛中心认证,救治更规范,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胸痛中心模式对于胸痛患者获益有多大?张邢炜教授举了个例子——家住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的52岁王先生(化名),有二十多抽烟史。最近,他总觉得胸口发闷,去家附近的大关上塘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接诊医生给他做了心电图,同时把心电图同步传送到了杭师大附院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医生一看,ST段抬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立刻向社区医生反馈结果并启动院内急性胸痛救治流程,社区医生立即呼叫协助患者转运。与此同时,杭师大附院医护团队做好各项准备,医护人员在急诊室门口等待病人的同时,导管室已经做好了手术准备。急救车抵达急诊室后,无缝衔接,直接把王先生送到导管室进行手术,植入支架。从心电图确诊到到血管开通,仅仅用时33分钟,成功挽救了生命。因为救治及时,王先生心肌缺血时间非常短,心肌细胞没有坏死。术后,他的工作生活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拱墅区积极建设胸痛中心杭州主城区率先启动胸痛中心“全区模式”8月8日,拱墅区胸痛中心“全区模式”正式启动,以医院为中心落脚点,共同打造“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理”的胸痛救治体系,在区域范围医院全面建设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通过‘全区模式’建设,实现区域内居民胸痛风险筛查、急性胸痛救治规范化、胸痛患者全流程健康管理,降低急性胸痛患者死亡率,改善胸痛患者生存质量。”张邢炜教授表示。居民进入胸痛救治单元即可获得胸痛风险评估
“全区模式”下的区域协同救治将不仅聚焦于急救,而是以胸痛风险筛查、心脏康复作为补充,覆盖居民胸痛健康管理的全流程。“从居民进入胸痛救治单元(社区基层医疗单位)开始,将接受反复多次胸痛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获得相应的健康宣教。直至出现极高风险的评估结果,该居民将转入胸痛中心进行深入诊疗评估,并通过远程心电、胸痛手环等设备获得实时监护。”张邢炜教授说,当居民发生急性胸痛时,通过以上监护功能可更有效实现紧急呼救及救治,协助患者生命体征等急救信息的传递,大范围缩短患者发病至获得救治的时间。获得救治后的患者,将获得长期、持续的心脏康复指导,并重新进入胸痛健康管理闭环。从而实现胸痛健康管理全流程覆盖。记者金晶通讯员詹祥吴泽宇编辑潘雷监制徐芳
▼往期精彩▼
单项最高可减免元!医院今起向在杭学生发放近视防控专项补贴,快来申领!
肺癌、甲状腺癌手术住院住多久?不超过48小时!浙二创新开展“48小时快速康复手术”涉及这些四级手术
暑假三周岁宝宝扎堆做入园体检竟有10%听力不通过,原因出在……
浙江55岁老总查出冠脉狭窄50%没在意,7个月后心梗了高温天如何预防心脑血管意外?
“这是妈妈最后一次亲你了……”浙江7岁男童出车祸不幸离世他让6个孩子重获新生和光明
不开刀治疗心脏瓣膜病浙二王建安教授团队用国产经股静脉二尖瓣瓣膜夹系统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人体临床应用
点“在看”,更健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zztx/10888.html
- 上一篇文章: 46岁心肌梗死,确诊那一刻,才觉得保险买
- 下一篇文章: 名医问诊确诊心肌梗死需要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