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竞速34岁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反复
9月16日一场生死竞速,一位34岁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室颤的男性患者在医大二院心脏内科急诊、心脏监护室(CCU)及导管介入团队的全力抢救下转危为安。医大二院心脏内科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精准的专业技术、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再一次成功挽救了病人的年轻生命。
17:35分心脏内科急诊室患者张先生因“胸闷、心前区不适1小时”到我院心脏内科急诊,值班医生赵珺进行了仔细的问诊和查体,虽然心电图只提示“轻度的ST-T异常”,但患者心前区不适症状明显,赵医生考虑为“急性冠脉综合症”,建议入院观察,患者当即表示拒绝。无奈,赵医生只好劝阻患者暂时留在急诊室观察,予以静脉药物治疗,并叮嘱副班医生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18:05分急诊观察室赵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发现患者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再次建议患者入院,交谈中患者突然出现双眼上吊、意识丧失、伴面色发绀,大动脉搏动消失,赵医生立即予以胸外按压,紧急电除颤,复查心电图发现患者心电图出现明显变化,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1分钟后患者再次室颤,立即予以可达龙静脉注射,期间病人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很快又是室颤,就这样在急诊室共为患者进行了六次电除颤。赵医生考虑患者发生了急性冠脉血管闭塞,早期开通血管才是最佳方案,但此时患者情况极其危重,移动患者意味着生死的考验。只要有一线希望,再大的风险也要冒,就这样,“气管插管,带上除颤器、监护仪、氧气袋”赵医生有条不紊进行转运准备。18:30分转运途中一辆运送患者的平车,一群紧张的医护人员,带着除颤器、监护仪飞奔在路上,心脏科刘彤主任正在下班的途中,看到这一情形也立即加入到抢救中。途中患者再次发生意识丧失,监护仪显示室颤,医护人员立即胸外按压、电除颤,使患者心跳再一次恢复。18:35分心脏科监护室(CCU)患者抵达CCU后,再次发作室颤,除颤抢救,恢复窦律。此时在双通道(鼻导管加面罩)大流量吸氧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仍然只有65%左右,且患者双肺出现明显湿性罗音,心功能出现明显下降,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患者的同事都吓坏了,其直系家属却还在路上。当班的李飞雪主任根据心电图及临床表现,考虑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诊断明确,推测其极可能存在前降支近端闭塞,需行急诊PCI,开通血管以挽救患者生命。但是患者年仅34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反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死亡率极高,此时对医生的技术经验水平、抢救效率及心理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考虑到此时只有开通闭塞的血管才有一线生机,李飞雪医院总值班开通绿色通道,在患者没有交纳任何费用的情况下送患者进导管室行紧急冠脉造影检查。19:06分心脏科第二导管室患者送达心脏科导管室,造影显示:前降支近端完全闭塞,前向血流消失。李主任向家属交待病情后立即开始介入治疗,19:20分,导丝通过前降支闭塞段,前向血流稍有恢复,可见患者前降支供血范围大,近段狭窄程度达到95%,前向血流非常缓慢,李主任很快就成功地于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解除了前降支近端的闭塞,前向血流完全恢复正常。从患者出现急性心梗到血管开通的时间不到90分钟,期间为患者电除颤八次,多次的心肺复苏。这短短的90分钟,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神进行博弈,医大二院心脏内科的医护人员用他们精准的专业技术、快速高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再一次成功挽救了一个病人的年轻生命,同时也挽救了一个的家庭。
专家提示李广平教授介绍说: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明显逼近年轻人,青年心肌梗死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猝死率高。青年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所致,肥胖、少动、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吸烟、熬夜的中青年男性,一定要警惕心肌梗死的发生。早期心电图可能反应不出来,需要动态观察。时间就是生命,早期开通血管对挽救生命、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stj/8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与死神竞速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全程,面对
- 下一篇文章: 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