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者大成优秀病例演讲大赛获奖病例



一般情况

患者赵某某,男性,76岁。

主因:言语障碍、反应迟钝1天于-03-:30入住我院神经内科。

现病史:入院前1天,患者活动后突发言语障碍及反应迟钝,无胸骨后疼痛及胸闷,无肢体感觉障碍及运动障碍、口角流涎、口眼歪斜,无晕厥及大小便失禁。未在当地诊治,急来我院,门诊行脑部CT示左侧小脑半球软化灶,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梗死,边缘模糊,以脑梗死收住神经内科。

既往史:胆囊结石20年;脑梗死病史10年,未遗留明显后遗症;心房颤动病史8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

个人史:吸烟史20年,每日3-7支,偶有饮酒。

家族史:无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入院检查

T:36.8℃P72次/分R18次/分BP:/70mmHg,

身高cm,体重70kg

神清,精神差,言语缓慢,口眼无歪斜,可见右侧颈静脉充盈,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底闻及湿性罗音,心尖搏动位于左侧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交界处内侧1.0cm,触诊心尖搏动不规律,叩诊心脏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听诊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率9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轻度水肿,双侧病理征阴性。

辅助检查:

脑部CT(入院时):左侧小脑半球软化灶,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梗死,边缘模糊。

心电图(入院时):心房颤动,未及显著ST-T异常。

神经内科诊断及治疗

脑梗死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胆囊结石

陈旧性脑梗死

神经内科给予改善循环、活血化瘀等治疗,患者入院后1小时于休息时突发心前区闷痛,伴出汗,无放射痛,舌下含化硝酸甘油5mg,胸痛持续20分钟不缓解,行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0.1mv-0.2mv,伴T波高尖,急经我科会诊,初步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转入我科。

转科后诊疗

李遵守副主任医师查房,追问病史,患者入院前3年,日常活动时呼吸困难,经休息后缓解,无胸痛发生。转科后查体可及右肺底部少许湿性啰音。转入后监测血压显示收缩压波动在-mmHg,舒张压波动在60-90mmHg。

辅助检查如下:

血常规:红细胞4.19X/L(正常范围),白细胞7.58X/L(正常范围),血小板X/L(正常范围);

空腹血糖:6.6mmol/L(轻度升高);

总胆固醇:4.38mmol/L(正常),甘油三酯:0.82mmol/L(正常范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5mmol/L(正常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03mmol/L(正常范围);

电解质:血钾3.52mmol/L(正常范围),血钠mmol/L(正常范围);

肾功能:尿素氮6.4mmol/L(正常范围),肌酐55.8umol/L(正常范围)。

心肌肌钙蛋白:大于30ng/ml(小于0.4ng/ml);

肌酸激酶同工酶:59.6ng/ml(小于4.3ng/ml);

心脏超声:射血分数:56%(正常范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1mm(正常),左心房;37mm(扩大),右心房内径41mm(扩大),左室下后壁运动幅度减低,运动不协调;

颈动脉超声:双侧颈动脉硬化,右侧颈动脉斑块形成。

确诊诊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功能不全

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

脑梗死

高血压2级(很高危)

糖代谢紊乱

颈动脉硬化

颈动脉斑块形成(右侧)

陈旧性脑梗死

治疗方案

入院后常规给予:

阿司匹林肠溶片mg口服晨空腹1次/日,氯吡格雷片(波立维片)75mg1次/日(早晨饭后);

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口服3次/日;

倍他乐克片12.5mg口服2次/日;

缬沙坦胶囊80mg1次/日(早晨);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20mg1/睡前;

麝香保心丸45mg3次/日;

低分子肝素钠4u皮下注射2/日;

关键治疗:溶栓?PCI?

请李遵守主任查房:

鉴别诊断:

1.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心梗标志物升高,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表现,但本次发病无急性呼吸困难,而且患者出现心电图定位意义的ST段显著抬高和心肌肌钙蛋白显著升高,不支持急性心力衰竭所致心肌梗死标志物升高和心电图变化。

2.心房内血栓栓塞冠脉血管:患者存在心房颤动和心功能不全,容易形成左心房血栓,脱落后可能引起冠脉血栓栓塞,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但发病率较低,这种情况下溶栓治疗不存在禁忌。

3.脑动脉血栓栓塞?:患者存在心房颤动病史,存在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脑部CT显示双侧侧脑室旁及半卵圆中心梗死,边缘模糊,不除外脑动脉血栓栓塞,给予溶栓治疗不存在禁忌。

4.脑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致脑梗死?:患者存在76岁男性,既往脑梗死病史、本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存在糖代谢紊乱等,故不能除外发生脑动脉原位血栓形成可能,溶栓治疗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溶栓治疗

鉴于患者年龄、房颤等较多出血因素和风险,建议患者入院当日冠脉造影,暂不给予溶栓,必要时PCI,可惜患者及家属拒绝。那么,接下来怎么办才能及时开通冠脉血管呢?患者年龄较大,存在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原位脑动脉狭窄性脑梗死可能等临床情况,给予瑞通立或是尿激酶可能增加出血风险,故应给予出血风险评分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评分(GRACE评分),综合决定治疗方案

GRACE评分

CRUSADE出血危险评分

患者心血管风险级别高,溶栓获益大,但同时出血风险高,溶栓宜慎重,与家属沟通后最终选择出血风险小的重组尿激酶原(普佑克)溶栓治疗。

溶栓方案:于转入我科后2小时,开始溶栓治疗,用尿激酶原20mg入生理盐水10ml静脉注射3分钟。继之尿激酶原30mg入90ml生理盐水静脉点滴30分钟。同时普通肝素U静脉注射,继之静点以20U/kg.h将APTT维持在50-70s之间。

溶栓后1小时患者胸痛症状大部消失,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心电图ST段回落基线,考虑血管再通,向患者家属交代进一步行冠脉造影,必要时支架植入术,患者及家属表示拒绝,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溶栓后72小时患者无出血事件发生!

溶栓前

溶栓30min

溶栓1h

溶栓后血凝四项结果显示APTT达标,INR值正常

治疗1周后造影结果,回旋支中远段95%狭窄

讨论

1.如果患者急性心梗合并血栓栓塞性脑栓塞,是选择溶栓还是急诊PCI?

2.基于患者目前冠脉造影结果,能否给予行冠脉支架植入开通血管?

总结

1.患者存在较多出血危险情况下,应用重组尿激酶原溶栓治疗,未见出血事件发生,而且溶栓再通率并不降低。

2.该病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回旋支中段以远显著弥漫性狭窄,即使发病当时给予急诊冠脉造影,也不一定能够支架植入血运重建,反而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给予重组尿激酶原溶栓不失为一不错的选择。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出名的白癜风治疗医院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stj/8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