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最早的医治措施是什么



何为急性心肌梗死最早、最早的医治措施?答案是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当发现患者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时,让患者平卧,是最初期的、重要的医治措施。人由座位或立位,变成卧位,此时会出现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下落,血压下降,心率变慢,为保障脑部的供血,平卧位与立位相比,心血管系统做功明显减少,可使心肌耗氧量下落。

从病理生理角度解析

在临床上,影响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脏收缩力、室壁张力和心肌体积等。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是保持心脏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常采取间接性指标来判断。过去曾提出多种心肌耗氧量的估算方法但大多不准确或难以操作未能取得普遍认可。KatzAM提出以2项乘积(doubl-product,D-P)作为心肌耗氧量的指标,即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HR×SBP);正常时<12,,如大于该值,提示心肌氧耗增加。由于该指标计算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好,临床研究证实其与心肌耗氧量的真实情况相关性好,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故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让患者平卧,通过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的下降,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落,这是心肌梗死初期最好的医治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①直立位是冠状动脉张力增加,可使已存在固定性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进一步减少;②直立位时,动脉血压升高和张力增加可使切变力增加(由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增加,切变力可直接作用于内皮),斑块易于破溃和加速血小板沉积;③在站立位时,血流速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和循环中t-PA活性升高代偿不足,可使机体处于一种相对的高凝状态。在生理情况下,斑块表面构成的小的附壁血栓本身无害,但如果有高凝状态存在,就有可能使血栓形成加速,从而使冠状动脉闭塞。④在疾病开始发作时,血清可的松浓度是下落的,但仍高于基础水平,它可增加血管本身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而在直立位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易于使血管产生收缩。因而可知,体位改变对心血管的影响很大。

专家总结

提起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初期医治,人们常想到吸氧、用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等医治措施,乃至还有人认为溶解血栓疗法、急诊冠状动脉参与医治等,疏忽了改变体位等一些临床上简单而有效的措施,而这些措施常常是极为重要的。

古人曰:“大道至简,悟在天成”。最精深的道理隐藏在最简单的事理中,有悟性的人可以从最简单的事理中取得最精深的道理,从而成功。大道至简,这是医学大家的境地,也是每一名医生终生寻求的目标。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术比较好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stj/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