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也可快速诊断



近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在南京召开,医院检验科潘柏申教授、医院心内科ChristianMullr教授与国内检验及心血管领域专家,共同解读了高敏肌钙蛋白(hs-cTn)检测的临床价值,并深入探讨了该检测对早期、快速诊断胸痛急诊患者是否罹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意义。

会上,Mullr教授分享了采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检测,实现1h诊断AMI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潘柏申教授指出:“提高AMI早期诊断水平对于减轻急诊科压力与负担、实现高效科学的疾病管理意义重大。该研究为临床优化AMI快速诊断流程提出了更为大胆的创新思路。”

ESC指南推荐0h/1hhs-cTn水平快速诊断AMI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后两类统称非ST段抬高型ACS(NSTE-ACS)。NSTE-ACS发病较STEMI更为常见,但临床症状不明显,NSTEMI急诊患者鉴别诊断仍是临床难点之一。

AMI常见临床表现之一是持续胸痛,胸痛患者需先经过心电图检测确认严重程度。AMI和NSTE-ACS早期明确诊断是优化治疗和疾病管理的重要前提。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指南推荐,对疑似NSTE-ACS的患者,应综合其病史、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心电图和生物标志物hs-cTn结果进行诊断及短期缺血/出血危险分层(Ⅰ,A),明确强调hs-cTn检测的使用,可在3h后再次进行hs-cTn检测。基于其优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对患者长期预后的重要预测价值,hs-cTn检测结合心电图及临床评估,可帮助提高患者排除和纳入准确率。

近期公布的年ESC指南保留了版推荐的0h/3hhs-cTn快速诊断NSTEMI流程,同时基于最新临床研究,新增0h/1hhs-cTn水平快速诊断/排除NSTEMI的诊断流程(Ⅰ,B)。对疑似NSTEMI患者,发病1h内进行hs-cTn检测,并观察0~1h内结果变化。

循证医学证据证实hs-cTnT检测显著提升AMI诊断效率

Mullr教授分享了同院TobiasRichlin博士发表在年《加拿大医学会杂志》上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ACS评估有益预测因素(APACE)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包括hs-cTnT在内的新型诊断流程可在急性胸痛发生1h内安全有效地排除AMI。

该研究纳入例急性胸痛患者,根据基线hs-cTnT水平(12ng/L)及其1h内的绝对变化(3ng/L)进行诊断,例患者可排除心梗,占急性胸痛患者总数的59.5%,阴性预测值可达99.9%;当基线hs-cTnT水平≥52ng/L或在1h内绝对变化≥5ng/L时,诊断纳入AMI的患者占16.4%,阳性预测值为78.2%;此外在24.1%留观区患者中,AMI患者占18.6%。最后以冠脉血管造影等确定最终诊断,并由此验证1hhs-cTnT诊断的准确性,17.3%患者最终诊断为AMI。研究证实,hs-cTnT诊断流程可帮助临床医生在急性胸痛患者发病1h内确认或排除诊断75.9%的患者,实现1h快速诊断。

由Mullr教授主持,并在ESC年会上公布的TRAPID-AMI研究报告,同样将hs-cTnT作为急性胸痛患者排除或诊断AMI的指标,证实急诊医生采用hs-cTnT检测可在1h内快速、有效地排除疑似AMI的胸痛患者。这一覆盖三大洲、涉及12个研究中心的TRAPID-AMI研究,入组例急性胸痛患者,研究证实,77.8%的患者能在1h内被可靠地排除诊断或确诊。

TRAPID-AMI研究证实,hs-cTnT检测1h诊断可与包含心电图在内的其他临床手段联合使用,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能够显著缩短约75%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断时间,证实了0h/1h诊断流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目前国际上尚无罗氏诊断之外的其他hs-cTnT检测生产商,罗氏诊断新一代Elcsys?hs-cTnT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精密度,最低检测浓度仅0.ng/ml,与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能够发现易被漏诊的微小心肌损伤,为AMI及心血管病临床诊疗、决策及预后提供安全可靠、更具医学价值的检验结果,为患者的安全与健康提供保障。

寻找影响中国健康的力量

“大医”有很多种,他们或拥有精湛的医术,或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然而还有两类人,他们甚至可以说是大医中的大医。一类是发现一种机制,或研发一种药物或器械,让更多人从中获益;一类是建立一个防病体系,让整个人群,甚至世界人民获益。

譬如屠呦呦,她所发现的青蒿素直接使全球数十亿人免受疟疾之苦,这是何等贡献?

为此,《医师报》正式启动“寻找·影响中国健康的力量”活动。寻找那些为国人健康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寻找那些曾经或正在影响国人健康的故事。正是这些人、这些事,构筑着国人的健康防线,他们亦是影响中国健康的重要力量。

如果您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劳烦与我们联系,让我们一起,寻找·中国健康影响力,并将这股力量发扬光大。

联系人:张雨

()—

邮箱:

qq.







































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
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好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ystj/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