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VS心肌梗死早期症状及家庭急救措



何谓心绞痛?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心绞痛的早期症状

1、在胸骨下段1/3处,即胸廓正中线与左侧乳头之间疼痛。

2、疼痛的范围往往是一片,患者通常用一个握紧的拳头放在胸部中间或稍偏左侧来表示疼痛范围。

3、疼痛常常不局限于胸部,还常放射至颈部前方喉头等处,并感觉到脖子像被人勒住了。疼痛时还向左上肢尺侧、后背放射,向左肩、左手内侧的三个指头以及腿部放射。

4、心绞痛常常是慢慢开始,起初隐痛较轻,数分钟后可达高潮。

5、持续3-5分钟,最长15分钟。

6、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而诱发。

7、因体力活动所诱发的心绞痛,在停止活动后数秒钟内即可消失。

8、发作时不宜平躺,平躺时下肢血流回心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而使心绞痛加剧,患者宜半卧位休息。

9、饱餐常可诱发心绞痛,而且往往在进食30分钟内发生。喝冷水、醉酒、吸烟时疼痛也可加重。

心绞痛症状改变:

包括心绞痛发作的诱因、频繁程度,疼痛的性质、严重程度、历时长短以及对药物的反应等方面。比如,原来只是在劳累或激动时才发病,突然在安静时,甚至在并未做恶梦平静睡眠中发病,原来发作很轻,休息后很快就好,而现在休息不能缓解,甚至用药后效果也不理想;和以往相比,疼痛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发作时有明显虚弱感如面色苍白、大量出汗、四肢发凉;原来发作次数少,几天或几周发作一次,而现在一天发作几次甚至十几次等等。总之,凡是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医院就诊。

何谓心肌梗死?

一、胸痛

1、初次发作的心绞痛

原来没有心绞痛症状,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者饱餐后,发生胸骨上段或中段后压榨样疼痛,往往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疼痛时间较长,可持续十分钟至半小时。

2、原有的心绞痛性质发生改变

过去就有心绞痛,但心绞痛发作的性质较前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以下几种情况:

 (1)、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增加;

(2)、轻微的活动,甚至休息时心绞痛也会发作;

(3)、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延长;

(4)、疼痛的程度明显加重;

(5)、原来服用硝酸甘油等可以缓解,现服药后无效;

3.心肌梗死临床表现

发病先兆:

(1)、发病1周前常有心绞痛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90%以上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外伤、狭窄、畸形等都可发病。

(2)、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疲乏无力、血压突然下降等。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心肌梗塞高发季节。

发病症状:

(3)、神态:口服硝酸甘油无效者很可能是心肌梗塞,病人烦躁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咳粉红色泡沫痰。

(4)、休克:意识模糊、肢体冰冷、脉搏细速、恶心呕吐、发热。

4、情绪异常及其他伴随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患者往往有烦躁不安、恐惧或有濒死感。这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有关。此外,心肌梗死发生前可伴随恶心、呕吐、上腹胀满、肠胀甚至呃逆等消化系统症状,或者突发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等。

二、家庭急救

1、平卧或半坐卧

在救护车赶到之前,病人应禁止一切活动,患者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或给患者翻身,尽快拨打以寻求医疗救援。

2、稳定患者情绪

患者自己要保持情绪稳定,不要过度紧张,可通过深吸气、咳嗽等方式舒缓情绪;患者的家属也要安抚患者,避免吵闹,避免过度惊慌。发病4小时内出现室颤和猝死的危险性最大。

3、药物急救

  如果家中有备药,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作时,可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mg,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者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有条件供氧,则马上给患者供氧。

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三大原则: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这三句口号也反映心肌梗死的治疗特点。

如何拨打-拨打急救电话行为规范

1、首先表明呼叫目的:“有病人,需要急救车”接线员会立刻把电话转给急救调度员。

2、清晰地表述伤病者所处的准确地点,以及周边的地标。

3、说明意外事件的类型,以及发病或受伤的主要情况。

4、如果是多人受伤,说明大致的受伤人数、伤势、性别及年龄。

5、说明特殊情况,例如是否有心脏病病史、燃气泄漏、火灾、高处坠落等。

6、说明求助者的电话号码,并随时保持电话畅通。

7、为了避免遗漏需要说明的情况,应该认真倾听急救调度员的问话,得到调度员提示后再挂电话。

让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有效的救治。

急诊科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