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分享PCI术后康复经验
心肌梗死患者分享PCI术后康复经验
我姓戴,今年45岁,是一名司机,2年前突发心肌梗死,在湘雅医院做了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术后按医生的要求卧床休息2个月,感觉自己各方面能力极度下降,连上隔壁超市买菜这些简单的日常事务都不能完成。感觉自己人生遭受了重大打击,自己内心压力非常大。
在术后2月常规复诊时,我阴差阳错的挂到了心血管康复门诊,让我幸运地接受了心脏康复,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重拾了生活的信心。感谢刘遂心教授和心血管康复中心的医生们,让我重新回到了我的工作和家庭当中,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得知今天有机会把自己心脏康复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我心里非常激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总结了一下我生病和治疗期间的经验,主要有以下这几方面:
1
药物治疗是基础:冠心病目前是无法根治的,所以一定要坚持服药,这也是我们进行康复治疗的基础。在心脏康复的过程中,医生纠正了我的生活方式,同时进行了运动治疗。此外,康复过程中病情会有变化,药物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因此,我在心脏康复中心治疗的过程中刘遂心教授和医生们,根据我的病情适时调整了我的药物处方,达到了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负性情绪,积极乐观面对自己疾病:冠心病患者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心梗支架植入术后,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的面对自己疾病,这样治疗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大家要做到心态平和,戒急戒躁,淡泊名利。从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并植入支架,幸运的是我被抢救了过来,把现在的每天当成是赚来的,这样你的生活可能会更加充满活力,自己可能会觉得更加有意义。
3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管住嘴,迈开腿,坚持运动治疗。心肌梗死前自己饮食方面比较油腻,口味比较重,血脂、血压都偏高。在心血管康复中心治疗过程中,刘教授和康复中心医生指导我逐渐改变自己饮食结构和方式。以较为清淡的饮食为主,同时注重营养均衡,我的血脂也逐渐正常了。改变了我以前不运动的坏习惯,开始养成运动的习惯。康复中心老师根据我的病情,为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我的体能也逐步提高。经过近1年的心脏康复,其中3个月的康复中心治疗和坚持1年多家庭康复,我的体能比心肌梗死前更好,比同龄人体能还好。目前不仅能胜任各种家务,同时精力充沛的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4
长期坚持,不断学习:在疾病的康复和治疗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我们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疾病的知识,比如一些药物的常识,运动量如何把握,坚持在家进行心脏康复是非常关键的。
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为什么我出院时没有人告诉我心脏康复,如果我能更早接受心脏康复,我应该会好得更快,更早的恢复工作。希望像我一样的患者都能及时得到心脏康复的指导。
再次感谢心血管康复中心各位老师,让我从心梗后人生的低谷,重拾生活的信心,让我能精力充沛的回到我的工作和家庭生活当中。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其他病人提供一些帮助。
谢谢大家!
湘雅医院“过好支架人生”大型公益活动·刘遂心教授讲座
刘遂心教授点评:
1.康复中心的强化干预阶段
该患者术后2个月卧床,自我感觉体能差,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时间的不活动,导致机体功能的退化即废用性减退,而不完全是心脏功能的减退。有研究显示:卧床休息三周体能下降25%,卧床一天相当于年龄增加2岁,还可以加重负性情绪,引起焦虑和抑郁。当然,心梗后的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有一定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练习。该患者的康复实践证明:PCI术后在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训练10次后便顺利的回归了正常人的家庭生活,36次后恢复了正常工作。如果患者术后能更早的接受心脏康复治疗,无疑疾病的恢复将更快。
2.家庭康复期
门诊心脏康复中心治疗过程也是患者的学习过程,在康复中心的强化训练阶段,我们会教患者如何自我管理,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运动量和运动方法、学习疾病发作后的自我急救等知识。此外,经过强化训练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良好的效果得以延续需要长期坚持家庭康复计划。该患者在康复中心学习后改变了生活方式,饮食较之前清淡,同时注重营养均衡,血脂也恢复正常。回归家庭后前几个月,很好的坚持并按计划完成康复计划,体能进一步增加,不仅能胜任各种家务活动,且能精力充沛的完成自身工作,比同龄人体能还好。从该患者整个心脏康复过程中不能看出,注重门诊心脏康复的同时,家庭康复计划也是重要组成部分,是心脏康复的最终目的。
然而,因为篇幅的关系,戴先生的故事今天并没有讲完,想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事,请继续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北京看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凡冰酒粉课堂10大最牛的抗衰老饮食nb
- 下一篇文章: 心肌梗死病人的饮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