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常见于老年、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腹型肥胖及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的患者。

ASC是老年人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能有效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和改善左心功能。Rawles提出溶栓治疗每延迟1h,患者30d的死亡率则增加21%。但大多数老年ASC者缺乏典型的胸痛,临床多表现为不典型的牙痛,消化不良等,尤其当心电图正常或临界改变时,老年ASC患者更容易被忽略和延误治疗。心电图是诊断心肌缺血最简单、快速的方法。但心电图对心肌缺血的敏感性较差(50%左右),所以会漏诊许多心肌缺血的高危患者。cTnI被认为是急性心梗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具有以下缺点:特异性高但只有在心肌细胞坏死4h以后才开始升高。同时肌钙蛋白是肌肉坏死的生物标志物,除ASC外在许多其他引起肌肉组织坏死的病理情况下也可释放入血引起血中的浓度增高,因此决定其在心肌损伤早期(6h内)的诊断敏感性不足,所以探索新型心肌损伤标志物对AS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是心脏中富含的一种新型小胞质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正常情况下血液中几乎检测不到H-FABP。当心肌细胞缺血或缺氧时,大量动员脂肪酸供能,使胞质内H-FABP的浓度快速升高并迅速从心肌细胞内漏出,在ASC发生3h内即可检测到高水平的H-FABP。所以H-FABP既可用于心肌损伤的早期评价,又可用于监测心肌梗死的再发生。此外,有研究表明H-FABP能够有效用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排除性诊断,并且6h内H-FABP诊断ASC的灵敏度高于传统的cTnI和CK-MB。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指在缺血/再灌注发生时,因缺血而发生与过渡金属结合能力改变的白蛋白,是血清白蛋白的衍生物。最近研究发现,心肌坏死指标均阴性时,缺血修饰白蛋白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能在血液中被检测出。也就是说,缺血修饰白蛋白诊断心肌缺血的敏感性很高,能在心肌缺血早期可逆阶段被检出,因此缺血修饰白蛋白成为第一个被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志物。研究发现,6h内IMA诊断ASC的灵敏度明显优于传统的cTnI和CK-MB。同时联合检测cTnI、H-FABP、IMA的灵敏度,优于单独检测cTnI或H-FABP或IMA。

ASC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并不能完全解释ASC变化和发展,联合检测cTnI,H-FABP,IMA是早期筛选老年ASC高危患者的一个独立且敏感的方法,能为老年ASC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