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云虎:阜外医院手术医治肥厚阻塞性心肌病
宋云虎:阜外医院手术医治肥厚阻塞性心肌病
中医院宋云虎、李浩杰等通过分析近30年阜外医院的例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患者的数据表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有效减缓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患者LVOT阻塞,改善心功能,并取得良好的中远期生存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本研究中,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患者的1年、5年、8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0.5%、88.3%。
另外,有9例围术期死亡,死亡缘由包括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室间隔穿孔和LVOT疏通不完全。
研究者分析,左心室游离壁心肌异常肥厚、术中心肌保护不佳和术后心率、容量管理不当可致使术后恶性心律失常。在手术展开的初期,由于狭窄的手术视野和有限的经验,易发生室间隔穿孔和LVOT阻塞消除不完全。
由于室间隔穿孔位置常靠近乳头肌水平,作者建议,从室间隔右心室面进行修补,穿孔部位周边心肌一般较薄,修补时补片要足够大,超出穿孔边沿一定距离进行缝合,否则心脏复跳后可能出现残余分流。
另外,由于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大部分患者为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作者建议,在缝合时注意保护调理束,以避免术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再有,产生室间隔穿孔可能致使LVOT阻塞消除不完全,预防的关键在于术前经食管超声评估室间隔形态和厚度,指点术中纵向平行切口深度和切除范围的选定。
本研究显示,术后80例(13.2%)患者产生了终点事件。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分别为94.2%、76.7%、65.9%。
作者分析,有些患者属于肥厚型心肌病的基因突变表型,他们除室间隔明显增厚外,尚合并左心室游离壁不同程度的增厚,在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由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转变成非阻塞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仍存在心力衰竭的风险。
另外,虽然室间隔心肌切除可能下降猝死的风险,但术前存在猝死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仍有可能产生猝死。研究者推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应进行猝死危险分层,对适合患者建议植入ICD。
研究者进一步分析发现,年龄50岁和术后心房颤动的患者术后产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
来源:李浩杰,宋云虎,朱晓东,等.单中心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医治肥厚型阻塞性心肌病中远期结果分析.中国循环杂志,,31:.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欢迎购买红皮书——《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长按图片,显示辨认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552.html
- 上一篇文章: 找到医治肥厚性心肌病最好的方法,献给妈妈
- 下一篇文章: 肥厚性心肌病患者要避免让你心脏衰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