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必备2小时学看心肌缺血心电图四
????
——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临床必备:2小时学看心肌缺血心电图(一)
临床必备:2小时学看心肌缺血心电图(二)
临床必备:2小时学看心肌缺血心电图(三)
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是动态心电图功能的两大领域,可称孪生兄弟。年Holter在Science杂志发表的“心脏研究的新方法”惊世之作中就指出了检测心肌缺血的功能。在冠心病学科交叉暨介入治疗大会(CMIT)上,医院刘芳副主任医师介绍了动态心电图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一、动态心电图检测ST改变的一般问题
1.ST段偏移的分型及测量点
1)ST段改变分型
ST段降低:水平型、下斜型、上斜型
ST段抬高:弓背向上、弓背向下
其中缺血性ST段改变可见:水平和下斜型下移、弓背向上抬高
2)ST段降低类型的确定取决于R波顶点的垂线与ST段所成的夹角:
夹角=90°为水平型
夹角>90°为下斜型
夹角<90°为上斜型
3)动态心电图自动ST段测量点
E点:等电位点,PR段中点
J点:QRS波与ST段交点
L点:ST段测量点,常取J点后80ms或50ms
4)ST段抬高形态
根据ST:T比率判断:①hT明显高于hST时弓背向下;②hT几乎等于hST时弓背向上。
2.诊断标准问题
1)年美国国立心肺研究院标准:简称3个1标准
①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mV(原有下移者,再下移>0.1mV)
②持续时间>1min
③两次下移间隔>1min
测量点:J点后80ms为L点
2)年,ACC/AHA将上述标准中间隔1min建议改为>5min,实际成为1:1:5标准。
3)ST段测量点L点的确定
①HR<bpm,L点位于J点后80ms
②HR>bpm,L点位于J点后50ms
纠正心率快慢对ST段改变的影响
4)ST/HR的比值
ST/HR的比值≥1.2μV/bpm时为异常。(ST段单位:μV[1mm=μV],HR单位:bpm)
3.ST段偏移程度
(1)缺血性ST段的降低程度常为0.1-0.3mV,降低程度常与缺血程度相关,>0.2mV提示缺血严重,属多支病变。
(2)ST段降低与ST段抬高的发生率:前者多于后者,对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者,其发生率约2:1或更高。
(3)有人提出ST段缺血性下移>0.2mV时,持续30s则可诊断。
(4)ST段降低发生的高峰时间:凌晨及下午,与猝死、AMI发生的高峰时间相同。
4.ST段偏移与心率
(1)ST段缺血性偏移时,80%心率升高,同时R波降低,S波加深;20%心率下降,R波升高,S波变浅。
(2)缺血性ST段降低伴心率增快是与非缺血性ST段降低的重要鉴别点,伴心率减慢者常发生在夜间。
(3)心率对ST段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对测量点做出校正。
二、动态心电图检测缺血性ST改变的特点
1.与运动试验相比较:二者相关性强,可互补
2.与冠造对缺血诊断的比较
冠造是心肌缺血、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主要是形态学诊断,但对其他功能学的诊断差,需用动态心电图。例如:
(1)心肌缺血程度;
(2)心肌缺血的昼夜分布;
(3)冠脉功能、储备等;
(4)此外,可提供ST段改变时心率变化、ST段偏移趋势图、偏移的总次数、总负荷等,是其独到之处,而且可以反复评估。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有多方面作用:(1)心肌缺血的检测:冠心病、可疑冠心病;(2)各种心绞痛的程度、发作特点评估;(3)急性心梗恢复期是否还有缺血;(4)药物、介入、外科治疗的疗效判定,危险分层预后判定等。总之,与冠造相比,动态心电图很多优越性或独具的作用是不能被替代的。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年由Holter提出,4年后被AHA接受及应用,无症状心肌缺血是不伴症状的ST段改变,唯经Holter可检出。
(1)发生率:一般人群5%(,Diamand,24万人普查);心绞痛者:占缺血总数的75%,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比例为3:1;随年龄增大,糖尿病、高血压、心梗等发生率增加。
(2)发作时ST段改变持续时间短、症状轻。
(3)机制:①出现ST段改变的机制:氧耗增加(80%),氧供减少(20%不伴HR增加);②无症状的机制:程度轻、阈值高、其他因素。
(4)诊断方法:
①Holter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敏感性70%-90%,特异性70%-85%
假阳性率15%-30%
还能诊断发作规律、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②结果判定:
>6次/48小时,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32%
2-5次/48小时,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5%
<2次/48小时,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3%
减少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以改变预后
4.缺血总负荷
年Cohn提出,是指有症状和无症状性的心肌缺血总负荷。
(1)计算方法:ST段下降幅度*阵数*持续时间,相当于ST段改变的总面积。
(2)结果判定:24小时总负荷值≥60mm?min者比低于此值者预后差。
这也是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属于“唯一性”的功能。
5.对变异性心绞痛
(1)变异性心绞痛的发生率相对低,约占冠心病总人数的2%-3%,伴ST段抬高,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范畴。
(2)动态心电图可记录下全过程,伴发的缺血还是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指导药物治疗等。
(3)动态心电图也有独到的诊断价值。
动态心电图检出ST段的特点可归纳为:(1)检出日常活动中的心肌缺血
(2)可动态记录,反复检出
(3)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缺血总负荷,几乎是唯一的检出方法
(4)对变异性心绞痛也要重视其诊断和评估价值
(5)与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筛选技术:运动试验和“金标准”冠脉造影相比,动态心电图有着很多这些方法不能替代的用途与优点
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局限性:(1)尽管技术上正在不断改进,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仍有一定局限性,主要是假性ST段改变或称为伪差性ST段改变仍然发生率较高。
(2)主要原因:体位性、呼吸、心率等;机器本身性能基线不稳定、操作不当;记录条件参数等。例如,受检者中约50%以上伴体位性ST改变,胸导联更明显。
结语
动态心电图检测心肌缺血性ST段改变的技术问世44年以上,近年来这一领域的进展迅速,使这一技术功能的水平已经大为改观,在多方面具有唯一性和优越性,当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总体来说,其技术更复杂,相对滞后于心律失常的诊断,而临床医生及心电图医师的应用意识更加滞后,这是亟需结局的问题。
治白癜风广州哪家医院好云南白癜风治疗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jbtx/43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科诊疗妊娠剧吐怎么办
- 下一篇文章: 心肌梗死的诱因和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