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2小时救治圈建立全省心脑血管疾病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359028.html
5月13日,湖南省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试点启动会在长沙举行参会领导共同启动水晶球红网长沙5月1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易征洋通讯员吴昊周瑾容)5月13日,湖南省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试点启动会在长沙举行,医院医院分别为湖南省胸痛中心、湖南省卒医院。大会为医院等4家湖南省医院,医院等4家湖南省医院授牌。湖南省医改办常务副主任、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龙开超,医院孙明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霍勇教授,医院院长祝益民,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高纪平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水晶球。编织全省分级诊疗救治网,打赢“心脑”攻坚战我国每年新发50万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只有5%接受了介入治疗(PPCI),而德国的这一比例是97%。我国AMI患者医院的平均时间为5小时、医院为8小时,而再灌注治疗的最佳时间窗是在发病后2至3小时以内。而卒中患者发病后2小时内静脉溶栓的比例,中国小于10%,而美国达到70%。然而,缺乏快速救治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系统、不具备相医院、医院之间转诊等这些环节的延误和辗转,往往使很多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致死致残率上升,导致了对患者身心的损害,加重了医疗负担。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龙开超表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二个中心”的建立为急性胸痛和卒中患者提供从院前到院内的精细化、标准化,高质、有效的快速诊疗通道与高效价比的医疗管理模式,将极大地缩短患者从发现预警信号到院内诊断、治疗时间,保证患者在时间窗内明确诊断、准确评估并及时接受溶栓等适宜治疗,从而显著降低胸痛、卒中患者确诊时间和急性心肌梗塞与脑栓塞的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及患者再次就诊、住院次数,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成功率,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就医满意度。“二个中心”建设是以病种为方向试水分级诊疗的一次有益探索,是以专病专治为目标推进医联体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以健康为中心健全医疗服务体系的一次温暖行动,龙开超如此阐述他对于湖南省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设的规划。“以重大疾病为切入点,以基层救治能力提升为核心,强化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畅通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救治渠道,提高救治及时性与成功率。医院优势专科带动作用,指导推进基层‘二个中心’建设,在此基础上探索医联体—专科联盟运行模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实现协调联动救治。”龙开超强调,“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建设将实现统一流程、统一标识、统一临床路径三统一,建立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规范,医院间分级诊疗。”医院院长祝益民表示,作为湖南省医院,不仅要不断完善双向转诊的流程建设,医院的技术优势,医院医务人员当好老师、做好后盾,医院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保障每一位患者尽可能得到就近、最快、更优的医疗服务。建立分钟救治圈,提升心脑血管疾病区域救治水平“时间就是心肌细胞,时间就是脑细胞”,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再通治疗已成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栓塞救治效果的主要方法。龙开超表示,区域心脑血管病防治网络不仅要提高二、医院对急性心脑血管病的救治能力与水平,还要提高基层医生的“守门人”能力,使首诊的急性心脑血管患者能够快速、安全的转移到能够提供相关溶栓及介入技术服务的二、医院。龙开超强调,急性心脑血管病患者急救后的随访和社区居民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建立心脑血管疾病从预防、筛查到治疗和康复的多学科诊疗体系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提高救治效率的根本。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区域的二、医院与辖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签订急性心脑血管病救治协议,并以建立医联体等深度合作模式,构建畅通的信息数据互通平台与急诊转诊流程,定期组织集中培训与工作经验交流,不断改进区域协同救治的制度、流程。同时要建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基层首诊、急慢分治制度,落实双向转诊,构建心脑血管疾病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心脑血管疾病分级诊疗、分阶段康复,保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时救治、及时康复,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享受到高效、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医疗康复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hv.com/hbwh/14692.html